[发明专利]一种米汁豆浆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2903.0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5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金兴仓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记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11/10 | 分类号: | A23C1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张一鸣 |
地址: | 215128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中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豆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豆浆,特别涉及一种米汁豆浆。
背景技术
豆浆是我国传统美食,因其营养丰富,价位又相对低廉,因而深受喜爱。国家大都行动领导小组的有关人士认为,豆浆是本世纪“餐桌上的明星”,是“心脑血管保健液”,并称豆浆可与牛奶相媲美。营养专家介绍说,豆浆被誉为“植物性牛奶”,豆浆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成分比较接近完全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质。豆浆与牛奶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各有长短,豆浆中的钙含量低于牛奶,但铁、B类维生素等的含量却远高于牛奶。牛奶中含有胆固醇,而豆浆中不含胆固醇,且饱和脂肪酸含量低。此外,豆浆中所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大豆皂甙、异黄酮、卵磷脂等几十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具有降低人体胆固醇、防止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功效,还具有增强免疫力、延缓机体衰老的功能。
但目前市场上的豆浆都是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营养价值及口感都相对单一,且营养成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和矿物质,不能满足大众化的选择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味和营养改进的米汁豆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米汁豆浆,所述米汁豆浆的原料配方由下列质量百分含量的材料组成:
水 90-92%;
大豆 7.5-8.5%;
大米 1.5-2.5%。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米汁豆浆的原料配方由下列质量百分含量的材料组成:
水 91%;
大豆 8%;
大米 2%。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1、本发明将豆浆(富含蛋白质、大豆异黄酮、卵磷脂等,可以有效提供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改善人体的免疫力,增加大脑和血管的发育成长,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和米汁(大米是提供B族维生素的主要来源,是预防脚气病、消除口腔炎症的重要食疗资源。米汁具有补脾、和胃、清肺功效。米汤有益气、养阴、润燥的功能,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并对脂肪的吸收有促进作用)的功效进行完美结合,有效增加了豆浆的口感和营养功效。
2、本发明通过均质,使米汁豆浆的口感更独特,营养价值更高,且营养价值更均衡。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米汁豆浆
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米汁豆浆,所述米汁豆浆的原料配方由下列质量百分含量的材料组成:
水 90-92%;
大豆 7.5-8.5%;
大米 1.5-2.5%。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米汁豆浆的原料配方由下列质量百分含量的材料组成:
水 91%;
大豆 8%;
大米 2%。
所述制作米汁豆浆的方法,包括先将豆浆加热至98-100℃,将米汁加热至98-100℃,两者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在压力为10-15MPa的条件下均质得到均质液,该均质液经灭菌步骤后冷却定型得到米汁豆浆。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包括将黄豆清洗浸泡后磨浆得到豆浆原液,将大米清洗浸泡磨浆得到米汁原液。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将所述豆浆原液和米汁原液分别离心分离、并经80-100目的滤网过滤得到所述豆浆和米汁。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混合液经搅拌器搅拌10分钟以上混合。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将所述均质液包装后再进行灭菌。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灭菌的条件为128-130℃下灭菌3-5秒。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定型的条件是在温度小于或等于25℃的冷却水中进行冷却30-35分钟。
实施例二:一种米汁豆浆
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米汁豆浆,所述米汁豆浆的原料配方由下列质量百分含量的材料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记食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记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29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