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内注塑成型方法及模内注塑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2846.6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2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付金国;易显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科晖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4;B29C45/7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蒋家华 |
地址: | 2111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成型 方法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内注塑成型方法及模内注塑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产品的发展,工业产品对其产品外观装饰的需求越来越高。塑胶产品的喷涂技术及模内装饰技术发展迅速,国内外先后发展了模内贴标技术,模外热成型、模内镶嵌覆膜技术和模内转印技术等工艺;但现有上述工艺存在工序复杂、包边效果差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内注塑成型方法及模内注塑成型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内注塑成型模具,包括动模、定模、设置在动模上的凹模型腔和设置在定模上的凸模,其特征是:所述定模上还设有通过油缸控制进退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固连在凸模的两端;所述凸模上,在其与凹模型腔的边缘对应处沿周边设有第一刀口。
上述装置,通过油缸推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从而带动凸模向前推进,利用第一刀口将膜切割,省去了现有技术中成型后另外切割的工艺,且这样操作会有更好的包边效果。
为了有更好的切割效果,优选,所述凹模型腔上还设有与第一刀口相对应的第二刀口。
为了能自动、准确地识别到位的薄膜,优选,所述动模的侧面上装有至少一个电眼。所述动模的侧面指动模上与凹模型腔所在面垂直的面。电眼所在的位置不影响合模。
为了使薄膜到位后,能准确地固定薄膜,优选,所述动模上凹模型腔的外围设有压膜块。
为了使动模和定模在合模时不错位,且能有效地控制动模和定模的相对位置,优选,所述动模和定模通过行程导柱限位连接。
为了在生产中能准确固定定模的位置,减少生产中的损失,优选,在定模上、与凸 模所在面相对的面上,还设有用来固定定模位置的定位圈。
上述模具是在具有真空吸附装置及能顶出产品的顶针板的模具上的改进。
利用上述模具模内注塑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薄膜印刷;b、送膜装置送膜至模具;c、将膜真空吸附到模具的凹模型腔内;d、合模;e、利用模具上的第一刀口冲切薄膜;f、注塑、冷却、开模,取产品。
为了能达到更好的印刷效果,得到分辨率更高的产品,步骤a中薄膜印刷前的厚度优选为0.03-0.07mm。印刷时可利用卷对卷丝网印刷机或凹版印刷机,将0.188MM-0.5MM的薄膜片材反面印刷图文装饰层。
为了实现完全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优选,步骤b中,通过模具上的电眼来识别膜是否被送到位。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优选,步骤b中,膜送到位后,通过压膜块将膜固定到动模上。
为了得到更高质量的产品,优选,步骤d中,合模时的压力为12-45bar,速度为12-120mm/s。
优选,步骤e中,第一刀口是通过油缸来控制进退的,这样方便简单,且易控制。
为了达到更好的切割效果,优选,步骤e中,通过第一刀口和第二刀口共同冲切薄膜,油缸推动第一刀口切割时的压力为40-50bar,速度为25-35mm/s,切割时间为1-3s。
为了达到更好的注塑效果,步骤f中,注塑的压力为80-100bar,速度为15-50mm/s。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步骤f中,开模的压力为30-50bar,速度为12-30mm/s。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优选步骤f中,产品由动模上的顶针板顶出,顶出压力为70-90bar,速度为15-35mm/s。
本发明,解决模内装饰品包边的一致性问题,实现了在一套模具中真空吸附、冲切和注塑成型的目标,大大的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模内注塑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模内注塑成型模具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模内注塑成型模具的动模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模内注塑成型模具的定模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模内注塑成型模具的油缸、第一第二滑块及凸模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模内注塑成型模具使用时的工艺流程图。
图7为图6中E处放大图。
上述,图1中,4为PET膜,5为送膜装置,6为收膜装置。图6中,①为送膜装置送料,②为压膜块压膜固定,并真空吸附成型,③合模,④油缸推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同时带动凸模前移切料,⑤油缸拉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复位,⑥注塑填充,⑦开模取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科晖印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科晖印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28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