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叶片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1554.0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3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何永青;马尚多;黄正;施明旭;侯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海市四通制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08;C08K13/04;C08K7/14;C08K3/36;C08K5/54;C08K5/372;C08J3/22;B29B9/06;B29C47/9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702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冷却 风扇 叶片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所述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聚丙烯70-90份,乙烯-辛烯共聚弹性体POE 5-15份, 超细SiO2 0.1-0.5份,有机硅偶联剂0.2-0.6份,无碱短玻璃纤维15-30份,β成核剂0.5-1.3份,抗氧剂CA 0.1-0.5份,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0.1-0.5份,紫外线吸收剂0.5-1.0份;
2)将重量份数为7-11份聚丙烯、0.1-0.5份超细SiO2、0.5-1.3份β成核剂、0.1-0.5份抗氧剂CA、0.1-0.5份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及0.5-1.0份紫外线吸收剂加于高速混合机中搅拌混合7-15分钟,混合均匀后加于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分段式控温挤出、冷却、切粒,制得改性聚丙烯PP母料;
3)将步骤2)得到的改性聚丙烯PP母料、5-15份乙烯-辛烯共聚弹性体POE、余量的聚丙烯、0.2-0.6份有机硅偶联剂及15-30份无碱璃纤维混合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分段式控温挤出、冷却、经切粒机切粒,得到专用增强PP改性粒料;
4)将步骤3)得到的专用增强PP改性粒料在烘箱中干燥至湿度小于0.04%,再依次经熔融注塑、冷却定型,脱模、检验,得到冷却风扇扇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聚丙烯75-85份,乙烯-辛烯共聚弹性体POE 8-12份,超细SiO2 0.2-0.4份,有机硅偶联剂0.3-0.5份,无碱短玻璃纤维20-25份,β成核剂0.8-1.1份,抗氧剂CA 0.2-0.4份,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0.1-0.3份,紫外线吸收剂0.6-0.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聚丙烯80份,乙烯-辛烯共聚弹性体POE 10份,超细SiO2 0.3份,有机硅偶联剂0.4份,无碱短玻璃纤维23份,β成核剂0.9份,抗氧剂CA 0.3份,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0.2份,紫外线吸收剂0.7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外线吸收剂为UV-5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超细SiO2的粒度大小为38nm-42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分段式控温分6段控温,温度分别为:区段一温度为165-167℃,区段二温度为 157-159℃,区段三温度为153-156℃,区段四温度为154-157℃,区段五合流区温度为147-151℃,区段六机头温度为 145-14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分段式控温为分5段控温,温度分别为:加料段#5段165-169℃,加热段#1段174-178℃,加热段#2段173-176℃,加热段#3段175-179℃,加热段#4段174-179℃,加热段#5段173-17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海市四通制管有限公司,未经临海市四通制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15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热稳定性华根霉脂肪酶
- 下一篇:便携式电子血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