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锯机的管件夹持方法及夹钳的锁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1104.1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8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赵淑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55/04 | 分类号: | B23D5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锯机 夹持 方法 夹钳 锁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锯机的管件夹持方法及夹钳的锁定装置,其是涉及工具机夹持管件的方式及夹持装置的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用以切削管件的带锯机的夹持装置10如图1所示,管件X置放于工作台11上,并藉由两相对设置的夹钳12相对夹持该管件X,且各夹钳12分别以一压缸13驱动位移,而各压缸13分别连接单独的压力源,而虽然该夹持装置10是控制相对的夹钳12同时进行夹持的动作,但由于各压缸13是分别连接独立的压力源,因此各压缸13的动作难免产生时间差或压力差,而致使管件X的位置产生偏移,而影响加工的精准度,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潜心研究并更深入构思,历经多次研发试作后,终于发明出一种带锯机的管件夹持方法及夹钳的锁定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锯机的管件夹持方法及夹钳的锁定装置,其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夹持管件易产生偏移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锯机的管件夹持方法及夹钳的锁定装置,其配合带锯机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装置、第二夹持装置及一锁定装置以夹持管件的外周侧,各夹持装置分别以一第一驱动压缸、第二驱动压缸带动一第一夹钳、第二夹钳位移,而上述管件夹持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A)单向进给步骤,第一夹持装置的第一驱动压缸驱动第一夹钳向管件位移,当上述第一夹持装置的第一夹钳触碰上述管件即停止进给动作;
(B)单向锁定步骤,当上述第一夹持装置停止进给动作时锁定上述第一夹持装置的第一夹钳,使上述管件的一侧稳定靠抵于上述第一夹持装置的第一夹钳;
(C)另向进给,锁定该第一夹持装置后,上述第二夹持装置向管件进给直至碰触上述管件的另一侧;以及
(D)完成夹持,当上述第二夹持装置亦触碰上述管件时,则完成管件的夹持动作。
藉由单边夹持装置独立进给,并于进给碰触管件后停止并锁定做为支撑,接着再做另一夹持装置的进给,如此能确实使管件定位于正确的加工位置而不产生偏移,能确保加工的精准度。
而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述管件夹持方法中锁定第一夹持装置的锁定装置,固定设置于带锯机的机台上用以锁定所述第一夹持装置,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亦设置于所述带锯机上,且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包含所述第一驱动压缸驱动一第一夹钳位移,所述第一夹钳由一夹部垂直延伸成形一导引部所构成,且所述导引部更延伸成形一锁定板,而所述锁定装置的位置对应所述锁定板设置,所述锁定装置包含:
座体,由一体部的两侧分别延伸一枢耳所构成,各枢耳上设置一枢孔,两枢耳的枢孔相对,且所述体部上具有一容置槽;
一弹抵活塞,容置于所述座体的体部的容置槽内,所述弹抵活塞由具有弹性的材质所制成;
一弹抵单元,包含一套柱以及一弹簧,所述套柱锁固于该座体的体部上,而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套柱外;以及
一摆臂,由一夹持段、一枢接段以及一压抵段依序成形所构成,且所述夹持段上具有一压抵槽,而所述枢接段具有一枢孔,所述摆臂的枢接段容置于所述座体的两枢耳之间并以一枢轴贯穿各枢耳及摆臂的枢孔形成枢接,并使所述锁定板位于所述座体的体部及所述摆臂的夹持段之间,且所述摆臂的夹持段的压抵槽套覆连接所述弹抵单元的弹簧一端,而所述摆臂的压抵段则靠抵于所述弹抵活塞。
藉由锁定装置所述第一夹持装置设置,且锁定装置的摆臂能相对第一夹持装置的锁定板作枢摆的动作以产生锁定或松脱的状态改变,藉此于第一夹持装置位移定位后稳定夹持第一夹钳,确保锁定第一夹钳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现有夹持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带锯机的管件夹持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带锯机的管件夹持方法的带锯机及配合构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带锯机的管件夹持方法的带锯机及配合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带锯机的管件夹持方法中锁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带锯机的管件夹持方法中锁定装置偏摆而为不锁定的状态。
图7是本发明带锯机的管件夹持方法中锁定装置锁定的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夹持装置10 工作台11
夹钳12 压缸13
管件X
单向进给步骤(A) 单向锁定步骤(B)
另向进给(C) 完成夹持(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11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频纹波电流抑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箱体式稀土永磁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