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自动调整扭转刚度的翻转装置储能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0882.9 | 申请日: | 2012-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8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卢庆军;谭建国;许新芳;佘青松;杨铖;舒宏;石泽华;朱家洪;付刚;田音 | 申请(专利权)人: | 零八一电子集团四川红轮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800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调整 扭转 刚度 翻转 装置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翻转装置的储能机构,尤其是一种工作过程中可自动调整扭转刚度的翻转装置储能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翻转装置储能机构,可实现将物体质心向下转动时释放的位能储存起来,以作为物体向上转动的驱动能。公开号为CN2506599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翻转装置的储能机构,包括枢轴管、转动支承、扭簧固定支座、扭簧、底座,枢轴管套在转动支承内,扭簧位于枢轴管内,转动支承和扭簧固定支座安装在底座上,扭簧为矩形扭杆弹簧,其一端部伸出枢轴管安装在扭簧固定支座方孔内,另一端安装在枢轴管端部方孔内,枢轴管的转动以扭簧固定支座为固定点扭转。其原理是,设备的状态转换可带动枢轴管及扭杆弹簧的一端转动,设备状态转换所释放的能量以扭杆弹簧的变形能量储存在储能机构中,在设备状态逆向转换时,储能机构中储存的能量被释放用作动力。该技术方案采用矩形扭杆弹簧为弹性元件,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储能效率高,已应用于多种需作翻转运动的设备,如电子对抗设备、通信设备、雷达的天线翻转。实践中发现,采用这种结构的储能机构,因理论计算与实际参数有一定偏差,往往导致力矩平衡效能达不到预期效果。
为解决方便调节扭力的问题,本申请人号为201110282490.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扭力可调的储能机构,通过调节扭力可实现使用时的平衡效能与理论计算尽量接近,但其扭力调整后的储能机构的扭转刚度为一定值,工作过程中不能变化,不能适应大型、重型设备在进行状态转换过程中需调整扭转刚度以实现平衡效能最大化的要求。本说明书所说的设备状态转换过程中扭转刚度的调整,是指相对扭转刚度的调整,不是对矩形扭杆弹簧的属性的调整。
现有技术的储能机构,还无法解决设备在进行状态转换过程中对扭转刚度可调整变化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工作过程中可自动调整扭转刚度的翻转装置储能机构,其储能、节能效果好。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枢轴管、第一转动支承、扭簧固定支座、矩形扭杆弹簧、底座,枢轴管套在第一转动支承内,矩形扭杆弹簧设于枢轴管内,第一转动支承安装在底座上,矩形扭杆弹簧的第一端伸出枢轴管的第一端安装在扭簧固定支座的方孔内,矩形扭杆弹簧的第二端安装在枢轴管的第二端的方孔内,枢轴管的转动以扭簧固定支座为固定点扭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扭转角反馈机构,所述扭转角反馈机构包括一个通过第二转动支承固定于底座上的丝杠副、一个套装固定于枢轴管上的不完全齿轮、一个变速齿轮组、一个可驱动丝杠副的锥齿轮组、一对与丝杠副的丝母相铰接的滑块,所述扭簧固定支座设有一对与滑块相匹配的滑座,所述不完全齿轮与变速齿轮组相匹配,所述变速齿轮组的输出端与锥齿轮组的输入端相啮合。
本装置通过扭转角反馈机构,可根据设备转换状态的实际需要,自动调整储能机构扭转刚度,优化平衡效能。其原理是:在储能机构的枢轴管上套装有一个不完全齿轮,当储能机构工作在0~θ1转角段时,不完全齿轮与变速齿轮组中的齿轮处于脱开状态,在此工作角度段内,变速齿轮组、锥齿轮组、丝杠副处于不转动状态,扭簧固定支座处于固定状态,在此期间扭簧实际扭转角与设备翻转角度相同。当储能机构工作在θ1~θ2转角段时,不完全齿轮与变速齿轮组的齿轮处于啮合状态,在此工作角度段内,不完全齿轮依次驱动变速齿轮组、锥齿轮组、丝杠副,丝杠副的转动使丝母移动,丝母带动滑块向左移动,由于滑块与丝母相铰接,滑块左移驱动滑座向左偏移,扭簧固定支座即随同设备同向转动一个角度(扭簧固定支座可调转角,相当于调整了矩形扭杆弹簧的扭转刚度),此角度值为(θ2-θ1-δθ),这样储能机构中的扭簧实际扭转角为δθ,而设备实际工作转角为θ1~θ2,如0~θ1段矩形扭杆弹簧扭转刚度为tg(α1),则在θ1~θ2转角段时的矩形扭杆弹簧扭转的相对扭转刚度为tg(α2),其值为tg(α2)=tg(α1)×δθ/(θ2-θ1)。扭转角反馈机构实现了设备在θ1~θ2转角段内工作过程中储能机构的扭转刚度可自动调整,调整后有利于优化平衡效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零八一电子集团四川红轮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零八一电子集团四川红轮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08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