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底气体运移与水合物形成的声学响应特征模拟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0415.6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4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胡高伟;程军;业渝光;刘昌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G01N29/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底 气体 水合物 形成 声学 响应 特征 模拟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声学响应特征模拟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根据实验装置的不同,水合物在沉积物中至少能以四种方式形成,即将天然气通入以下几种沉积物:(1)含部分饱和水沉积物;(2)含饱和水沉积物;(3)含冰粒沉积物;(4)以溶解气的方式在沉积物中形成水合物。这四种方式形成的水合物在一定程度上都模拟了水合物的自然生长过程,但又有所区别。例如,对于前三种方式而言,大多是气体在上部,沉积物体系在下部,并不能真实反映气体以一定的流量从海底向上运移的过程。而且,不一样的水合物形成方式形成的水合物对沉积物的声学响应特征具有不同影响,充足的甲烷气通入粗粒的饱水沉积物形成的水合物可能胶结沉积物颗粒,从而对沉积介质的声学特性影响较大;溶解气形成的水合物则可能悬浮在沉积物孔隙流体中,对沉积物声学特性的影响则较小。如何实现气体从下向上以一定通量运移,并测量水合物形成过程中纵横波速度和水合物饱和度参数,关键在于实验装置的设计与制造。
目前国内外实验室大多研究上述四种生成方式下水合物对沉积物的声学响应特征,如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天然气水合物和沉积物实验室装置GHASTLI(Gas Hydrate And Sediment Test Laboratory Instrument),研究了前两种方式形成水合物的声学响应特征;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共振柱装置,研究了后三种方式形成水合物的声学响应。但由于水合物储层的复杂性,不同的气体供应方式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能够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海底气体运移与水合物形成的声学响应特征模拟实验装置,其可实现不同气体通量水合物形成的声学响应特征研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压力控制系统、温控系统、探测系统、高压反应釜、计算机采集系统,压力控制系统与高压反应釜连通,高压反应釜设置在温控系统中,探测系统设置在高压反应釜内并与计算机采集系统连接。
高压釜包括釜体,釜体内设有上气室和下气室,上气室和下气室之间为样品室,样品室与上气室和下气室之间分别设有微孔烧结板。微孔烧结板工作是利用特制的微孔陶瓷板和压力控制系统结合,可以在装置中以一定通量的气体从下部运移至上部,气体在运移过程中生成水合物,未生成水合物的气体被释放;本技术同时结合弯曲元探测技术和时域反射技术(TDR),可实时监测气体运移和水合物形成过程中声学参数和水合物饱和度的变化情况。得出的实验结果更贴近于海底环境,可实现不同气体通量水合物形成的声学响应特征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更具有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服务的实际意义。微孔烧结板具有透气不透水的功能,可保持样品水分,同时使气体能进入样品室。
压力控制系统包括气瓶,气瓶通过TESCOM减压控制器与下气室连通;TESCOM减压控制器通过TESCOM背压控制器Ⅱ与TESCOM背压控制器Ⅰ连通,TESCOM背压控制器Ⅰ的一侧与上气室连通,另一侧与外界连通。
温控系统采用温控箱,釜体设置在温控箱内。反应釜放置在温控箱内,温控箱与一循环水制冷系统连接,由水冷和风冷结合控温,提高温控的稳定性。
探测系统包括声学换能器、时域反射探针、压力传感器Ⅰ、压力传感器Ⅱ,声学换能器、时域反射探针分别通过数字采集卡与计算机采集系统连接,压力传感器Ⅰ与下气室连通、压力传感器Ⅱ与上气室连通,压力传感器Ⅰ、压力传感器Ⅱ分别连接计算机采集系统。探测系统由声学探测技术(可选择弯曲元技术或传统超声技术)与TDR技术组成,可同时进行声学探测和时域反射(TDR)探测。其中声学探测包括纵、横波一体化的发、收换能器一对,采用加拿大GaGe公司的高速数据采集卡,提高超声探测灵敏度。TDR探测采用Campbell公司的TDR100仪确定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的饱和度。探测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计算机采集系统连接,即在样品探测区表层和内部各安装Pt100热偶一支,监测温度。
其中压力控制单元和高压反应釜是最核心的部件。压力控制单元经过特别的设计,可使上、下气室间压差保持恒定,同时可以高精度流量向下气室供应气体,更真实地模拟海底气体向上运移的条件。高压反应釜内两块微孔烧结板为特制加工而成,可保证气体通入样品室内,同时保持样品内水分不被气体带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未经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04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动态密封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处理高钠煤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