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低熔点含磷氮热致液晶共聚酯、制备方法及制备PP原位复合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0167.5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2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夏英;吕枭枭;郭静;葛雪明;李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3/692 | 分类号: | C08G63/692;C09K19/38;C08L23/10;C08L67/00;C08L51/0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 |
地址: | 11603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熔点 含磷氮热致 液晶 聚酯 制备 方法 pp 原位 复合材料 | ||
1.新型低熔点含磷氮热致液晶共聚酯,具有通式Ⅰ的结构:
其中n的取值为:6~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熔点含磷氮热致液晶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熔融酯交换法合成,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按原料摩尔比为p-AHB:DOPO-AHQ:TPA:2TPA-OD=13:4:3:2装入带有搅拌装置及氮气导管的反应器中,将反应温度设定为150℃,通入氮气,待原料完全熔融后,以1℃/2min的升温速率逐渐升高温度至230℃,由于体系的粘度较高,生产的小分子副产物乙酸不易排出,此时停止通氮,抽至真空后,再继续升温至270℃,当反应瓶内压力保持恒定时,乙酸不再生成,此时反应结束;将产物置于室温下冷却,取出后用研钵研成粉末,得到热致液晶共聚酯;
所述2TPA-OD为对苯二甲酸与1,8-辛二胺的缩合物,结构如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低熔点含磷氮热致液晶共聚酯在典型的结晶型热塑性树脂聚丙烯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组分按质量比聚丙烯:新型低熔点含磷氮热致液晶共聚酯=100:5混合均匀,在双辊混炼机上于170~180℃范围内进行熔融混炼,然后将取下的薄片按同一取向叠放在平板硫化机的两模板之间,于180℃,15MPa下模压成型,取出的样板在一定压力下冷却一段时间,得到PP原位复合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新型低熔点含磷氮热致液晶共聚酯在改性聚丙烯树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向聚丙烯与新型低熔点含磷氮热致液晶共聚酯的混合物中加入PP-g-MAH,可提高两者的相容性,进一步提高原位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新型低熔点含磷氮热致液晶共聚酯在改性聚丙烯树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PP-g-MAH的加入量为按质量比聚丙烯:新型低熔点含磷氮热致液晶共聚酯:PP-g-MAH=100: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016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