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平调节绞线预扭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9350.3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2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段国权;汪昌汉;潘忠国;邓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电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金堂专利事务所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3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 调节 绞线预扭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线电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铝合金导线绞合或钢丝绞合防止单线反弹松散的水平调节式预扭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产品生产绞合设备分有退扭绞线机和无退扭绞线机,有退扭绞线机生产的产品紧密,质量好,但生产效率低,设备成本高;无退扭绞线机生产的产品容易松散,但生产效率高,是有退扭设备效率的一倍以上。为保证绞合产品不松散,保证产品性能均匀稳定,对绞合前刚性较大的产品单线,如高强度铝合金导线、铝包钢线、钢丝等产品,必须用有退扭绞线机,确保产品质量。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无退扭绞线机逐步代替有退扭绞线机的应用。为了克服无退扭绞线机的缺陷,国内普遍在无退扭绞线机上增加预扭装置,以解决单线反弹松散问题。
国内普遍采用“垂直预扭”装置,即预扭的调节方式是向设备轴线径向调节,如果从最上面看每一组预扭轮,都是垂直向下调节的,故可称“垂直预扭”。这种调节方式存在不足:一是单线从进预扭轮到并线模,与预变形处在同一个平面,单线扭转应力容易穿过预扭轮移向放线盘,形成应力积累,导致单线反弹松散。实践证明,垂直预扭对刚性较小的铝线预扭效果较好,不能解决刚性较大的高强度铝合金导线的反弹松散问题,如果再增加其它辅助装置,可以克服铝合金导线松散问题,但增加了对铝合金单线的损伤,影响产品质量。二是分线套管破坏了预变形,增加了对单线的摩擦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一是研制一种要改变预扭调节方式,采用水平调节预扭,阻止单线绞合时的扭转应力后移,使应力均匀地分布到每个节距内,消除应力积累现象的新装置及其方法;二是设计分线托轮,替代分线套管,消除分线套管对预扭变形的副作用影响。
本发明水平调节绞线预扭装置(以圆柱轮作预扭导轮):包括一个分线托轮、三组预扭轮和两个辅助轮。
所述的分线托轮包括分线盘和圆周边均匀设置的可旋转及径向调节的导轮;
所述的每组预扭轮包括预扭盘及圆周边均匀设置的固定圆柱导轮或滑轮;
所述的两个辅助轮为辅助托轮和辅助压轮,由辅助盘及圆周边均匀设置的固定滑轮组成;
每套预扭装置的分线托轮、三组预扭轮、辅助托轮和辅助压轮上的导轮数量相同,与绞合设备本段的放线盘数量一致,满足最多单线绞合时预扭需要,单线根数较少时,分线尽量均匀排列。一般预扭导轮数量有如下几种,如6,12,18,24,30等。
三组预扭轮各出一个导轮形成预扭组合。因每个预扭盘上导轮数量相同,且均匀分布,所以,每个预扭组合相对位置完全一致,预扭调节可一次完成,预扭变形完全相同。
本发明水平调节绞线预扭方法,其步骤如下:
预扭装置使用时,选择最上面一组预扭导轮作为预扭调节的代表。
1、首先,将盘1固定到合适位置,起到分线作用,防止单线绞合时错位。托轮的上下位置调节满足单线从盘2导轮上经过自然托起要求,防止单线损伤;
2、将盘2的位置尽量靠近盘1固定,使单线通过盘1导轮时自然托起;
3、根据生产产品节距要求,固定盘3和盘4的位置,盘2与盘3和盘3与盘4的间距均为1/2产品节距值;
4、调整盘5的位置后固定,使盘5处于盘4与盘6的中间位置附近,辅助单线进入预扭轮,防止损伤;
5、根据设备具体情况,调整、固定盘6的位置(一般盘6位置是固定的),使盘6上辅助导轮起到过度作用,防止单线损伤;
6、穿导线:首先从盘6的导轮下穿过再经过盘5的圆周上的托轮,到盘4圆周上的导轮,到盘3圆周上的导轮,到盘2圆周上的导轮,到盘1圆周上的托轮,直到并线模。其它导线穿线与上相同,直到股数穿完为止;
7、预扭调节:如果产品是左向绞合,向外水平调节盘3上导轮位置,使盘3上导轮与盘2和盘4上导轮连线的垂直距离约为产品外径2倍数值。如果产品是右向绞合,向内水平调节盘3上导轮位置,调整导轮垂直距离也为约2倍产品外径值。因每个预扭组合相对位置完全一致,预扭调节即一次完成,且预扭变形完全相同。
本发明水平调节绞线预扭装置及其方法的优点是:技术先进,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变形一致,效果显著。
发明特点如下:
1、预扭水平式调节,阻止预扭应力积累。本专利预扭装置采用水平调节方式,使并线模——分线托轮段单线与预扭轮段单线呈约90度夹角,预扭轮阻力增大,阻止了扭转应力后移,从而解决了单线因应力积累反弹松散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电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电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93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式薄板圆壳体成形机
- 下一篇:基于图建模的视频指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