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消炎拔痘美容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6859.2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0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黎冠华;梁树华;邹超贤;梁延璐;黎佑;周红;黎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冠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9 | 分类号: | A61K8/99;A61K8/98;A61K8/97;A61K8/19;A61Q19/06;A61P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3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消炎 美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用化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消炎拔痘美容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西医认为痘痘一般是因为体内雄性激素分泌增多或相对增高,刺激皮脂腺增生肥大,分泌油脂量上升。另外痘痘的病因还与一些病原菌感染有关,已经证实的痘痘与丙酸痤疮棒状杆菌感染有关。这种棒状杆菌寄生于青春期的毛囊皮脂腺里,通过脂酶的催化作用,会水解产生甘油三脂和较多的游离脂肪酸,这些游离脂肪酸能使毛囊及毛囊周围发生非特异性炎症反应。
中医学认为皮肤是五脏的“镜子”,皮肤表面的痘痘与人的五脏六腑关系密切,中医医学研究表明:痘痘虽然生长在皮肤表面,但与脏腑功能失调息息相关。本病常由肺经风热阻于肌肤所致;或因过食肥甘、油腻、辛辣食物,脾胃蕴热,湿热内生,熏蒸于面而成;或因青春之体,血气方刚,阳热上升,与风寒相搏,郁阻肌肤所致。体内的荷尔蒙会刺激毛发生长,皮脂腺分泌旺盛,导致毛孔堵塞形成一个粉刺的核心——微粉刺。微粉刺是看不见的,一个微粉刺从形成到长出皮肤表面需要6到9个月的生长期。微粉刺堵塞毛孔诱发炎症,是丘疹、脓包、结节和囊肿的始发根源!传统治疗只是清除表面的粉刺,而微粉刺停一段时间又长出来!于是形成了痤疮反复发作的局面,造成皮脂腺长期分泌、皮脂旺盛长期长痘的原因是内分泌,专业祛除青春痘的产品主要是调节内分泌失调。阻止微粉刺在形成。所以治暗疮,青春痘,微粉刺是关键!没有微粉刺就没有粉刺,没有粉刺就没有暗疮、青春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对于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在人们追求绿色化妆品、回归自然的心理日益增强,天然活性化妆品顺应回归大自然的发展潮流和人们的消费心理。以无毒无副作用的天然产物为活性添加剂和化妆品原料的化妆用品成为精细化学品行业一大热点,安全、无副作用的美白产品应运而生,一些具有很好的美白效果的中草药目前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昧,是化妆品“绿色”21世纪的主题。目前,市面上祛痘的产品很多如:祛痘洗面奶、祛痘面膜、祛痘液,祛痘精油等等,很多祛痘产品其主要成分是中草药植物,运用清爽控油预防痘痘产生,慢慢调理肌肤的内部环境最终达到祛痘的目的。清洁是护肤的第一步,也是抗痘的第一步,如果从第一步就忽略或者选错洁面产品,出油、毛孔粗大、痘痘等肌肤问题只会更加严重,肌肤也会变得越来越脆弱,抗痘也会变得相对比较困难,因为毛孔的堵塞也会阻碍祛痘产品的吸收。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710120917.5,祛痘配方。该配方包括30份苦杏仁、20份珍珠粉、5份牛黄、50份防风、30份蛇蜕、26份白芍、40份金银花、100份意米仁、60份桃仁、100份蛇 脂和20份人参。该配方可以实现祛痘、祛印、美白和控油等多重功效,且无副作用。
祛痘产品应该能够有效打开阻塞毛孔,促进代谢,调理油脂分泌,平衡肌肤pH值,快速杀菌、清洁毛孔,清理皮层同时能避免痘痘肌肤不适感,敏感皮肤也可安心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是采用纯天然材料制成,气味清香,且无刺激,无过敏反应,使药物能迅速渗透至肌肤内层,促进营养成分的吸收,促进肌肤新陈代谢,清除皮层及体内游离脂肪酸,抑制和杀灭丙酸痤疮棒状杆菌活性,令肌肤恢复活力;二是克服现有的制备方法存在的其提取率低,不能将某些高沸点药物的成分全部提取使用,低挥发度药物的挥发性成分容易逸散,药材的有效成分损失大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中药消炎拔痘美容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根据中医学理论用中药清除皮层及体内游离脂肪酸,抑制或杀灭丙酸痤疮棒状杆菌活性,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皮肤代谢,使肌肤恢复活力。选用能够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凉血养血,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生肌止痛,抗菌和杀灭丙酸痤疮棒状杆菌活性,清除游离脂肪酸,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使肌肤恢复活力中药材的家传秘方,并采用超临界萃取和水提方法结合,提取中药有效部位成分,制备具有消炎拔痘美容霜。
本发明采用的中药物药理
1、蒲公英:蒲公英(Taraxacum stanjukoviczii Schischk),别名:蒲公草、食用蒲公英、尿床草、西洋蒲公英、黄花地丁、婆婆丁、奶汁草。味苦、甘、涩,性寒,归肺、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功效。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冠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宁冠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68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淫羊藿苷抗缺氧新用途
- 下一篇:防皱护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