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舱安全气囊实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5986.0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8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顾海涛;华晓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43/10 | 分类号: | B63B43/10;G08B2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舱 安全气囊 实现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舱安全气囊实现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带安全气囊的实现装置。
二、背景技术
专利号:200820193531.7,申请日:2008-12-03。一种带安全气囊的船,包括船(1),它还有安全气囊(2)和压缩空气罐(3),安全气囊(2)安装在船(1)上沿的周边,压缩空气罐(3)放置在船(1)内,压缩空气罐(3)的空气出口与安全气囊(2)的空气进口相通。本发明的优点是:当船只遇紧急情况(如遇到风浪或船漏水)时,可通过压缩空气罐向安全气囊内注入空气,增加船只的浮力,可有效地避免翻船事故。
三、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当船舶密封仓进水时自动或手动对气囊进行充气。
技术方案:
气囊(101),控制器(102),远程控制电路(103),遇水自动控制电路(104);当船舶遇到碰撞或老化裂缝时,有水进入船舱或密封仓,遇水自动控制电路(104)产生船舱或密封仓进水信号,改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02),控制器(102)控制电磁阀,将气体储气罐内的气体冲 放到气囊中,避免水进一步进入船舱或密封仓,避免船舶下沉,或延长船舶下沉的时间,为营救争取时间;
当船舶告警系统接收到船舱或船舶的密封仓进入时,船舱或密封仓进水传感器(201)告警,告警系统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传送到船舶告警控制中心(202),船舶告警控制中心(202)自动或手动产生控制信号传送给远程控制电路(103),远程控制电路(103)产生控制信号,传送给控制器(102),由控制器(102)控制电磁阀,将气体储气罐内的气体冲放到气囊中;
船舶告警控制中心(202)接收船舱或密封仓进水传感器(201)告警信号经过滤波,确认处理后;将信号传送给无线收据传输模块(203),无线收据传输模块(203)通过公用无线网络如2G、3G、4G或卫星信道传送到船舶管理中心(204)。
遇水自动控制电路(104)的构成,船舱或密封仓进水传感器(301),船舶告警控制中心(302);船舱或密封仓进水传感器(301)采用有两个电极,当两个电极之间有水时,两个电极导通从而产生电平变化,有比较电路产生船舱进水信号;船舱或密封仓进水传感器(301)探测到船舱或密封仓进水信号后,由船舶告警控制中心(302)的电路对船舱或密封仓进水传感器(301)探测到的信号进行滤波,多次判决;若判断为船舱或密封仓进水,产生控制信号,传送给控制器(102),由控制器(102)控制电磁阀,将气体储气罐内的气体冲放到气囊中。
有益效果:解决了船舱或密封仓进水时,自动打开船舶气囊,从而避免船舶下沉,或减慢船舶下沉的速度,为船舶的求援争取时间。
四、附图说明
图1船舶安全气囊工作方框图
图2船舶船舱进水远程告警及气囊自动或手动控制方框图
图3船舱进水传感器及自动控制方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优选实例1:
如图1所示,气囊(101),控制器(102),远程控制电路(103),遇水自动控制电路(104);当船舶遇到碰撞或老化裂缝时,有水进入船舱或密封仓,遇水自动控制电路(104)产生船舱或密封仓进水信号,改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02),控制器(102)控制电磁阀,将气体储气罐内的气体冲放到气囊中,避免水进一步进入船舱或密封仓,避免船舶下沉,或延长船舶下沉的时间,为营救争取时间;
当船舶告警系统接收到船舱或船舶的密封仓进入时,船舱或密封仓进水传感器(201)告警,告警系统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传送到船舶告警控制中心(202),船舶告警控制中心(202)自动或手动产生控制信号传送给远程控制电路(103),远程控制电路(103)产生控制信号,传送给控制器(102),由控制器(102)控制电磁阀,将气 体储气罐内的气体冲放到气囊中;
船舶告警控制中心(202)接收船舱或密封仓进水传感器(201)告警信号经过滤波,确认处理后;将信号传送给无线收据传输模块(203),无线收据传输模块(203)通过公用无线网络如2G、3G、4G或卫星信道传送到船舶管理中心(2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59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室内墙地面金属接地换热系统
- 下一篇:可携式直流冷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