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1027.1 | 申请日: | 201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6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桂琴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04;A61K35/54;A61K35/5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萎缩 胃炎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慢性萎缩性胃炎也称萎缩性胃炎。是指胃粘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后导致的粘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粘膜肌层常见增厚的病理改变。由于腺体萎缩或消失,胃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变薄,并常伴有肠上皮化生,炎性反应及不典型增生。该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在我国一般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甚高,其中萎缩性胃炎占受检人数的13.8%。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失治或误治转化而成,少数萎缩性胃炎可演变为胃癌。据国际卫生组织统计,在胃癌高发区,经10-20年随访,平均胃癌发生率为10%,他们的发展脉络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以病情迁延、长期消化不良为特征。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较长,进展缓慢,在其病变过程中常出现胃出血、胃溃疡、贫血、胃癌等并发症。其常用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现有的中药治疗时间长,疗效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本中药具有健脾益气,调气养血,兼宁心活瘀的功效,治疗萎缩性胃炎疗效好,见效快,无任何毒副作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党参18-22,炙黄芪18-22,瓦楞子10-20,朱砂莲5-7,太白米1-3,乳香10-12,香橼3-9,茯苓8-12,丁香5-7,当归6-8,砂仁2-4,神曲2-4,干姜8-12,甘松14-16,麦芽18-22,莪术8-12,薄荷8-12,大血藤8-12,吴茱萸5-8,白豆蔻5-8,鸡蛋壳5-8。
所述的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党参20,炙黄芪20,瓦楞子10,朱砂莲6,太白米2,乳香10,香橼4,茯苓10,丁香6,当归7,砂仁3,神曲3,干姜10,甘松15,麦芽20,莪术10,薄荷10,大血藤10,吴茱萸7,白豆蔻7,鸡蛋壳7。
所述的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取鸡蛋壳烤焦,研为末,得鸡蛋壳粉末备用;
(2) 取除鸡蛋壳外其他原料混匀,再水煎得煎制中药混合料;
(3) 使用时,将鸡蛋壳粉末与煎制中药混合料按重量份混匀后,即得产品。
用法与用量:每日3次,每次服用60克左右的生药量,饭后口服即可。2-3周为一疗程,一般服用1-4个疗程,病程比较长的患者,需要服用6-8个月。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中药具有健脾益气,调气养血,兼宁心活瘀的功效,治疗萎缩性胃炎疗效好,见效快,治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的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党参20,炙黄芪20,瓦楞子10,朱砂莲6,太白米2,乳香10,香橼4,茯苓10,丁香6,当归7,砂仁3,神曲3,干姜10,甘松15,麦芽20,莪术10,薄荷10,大血藤10,吴茱萸7,白豆蔻7,鸡蛋壳7。
所述的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 取鸡蛋壳烤焦,研为末,得鸡蛋壳粉末备用;
(5) 取除鸡蛋壳外其他原料混匀,再水煎得煎制中药混合料;
(6) 使用时,将鸡蛋壳粉末与煎制中药混合料按重量份混匀后,即得产品。
用法与用量:每日3次,每次服用相当于60克左右的生药量,饭后口服即可。2-3周为一疗程,一般服用1-4个疗程,病程比较长的患者,需要服用6-8个月。
典型病例
1、戚某,男,36岁,症状:心悸、胸闷时发,少动气急、胸闷、心慌,伴失眠、头昏、乏力。经常胃脘灼烧、嘈杂、纳差、大便干,口干苦,舌淡有紫色,舌苔红。
胃镜显示:慢性全胃炎;
诊断:萎缩性胃炎;
治疗: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方一个月后,胃镜及病理检查明显好转,继续连服本发明三个月后,身体完全恢复健康,至今未复发。
2、潘某某,男,33岁,
症状:心悸、胸闷时发3个多月,静平动发,或动甚加重。2009年4月7日在外院做胃镜检查,大小便正常,神疲消瘦,面色不华,行动迟缓,舌淡有紫色,舌苔薄腻,脉细涩无力,胃镜显示:慢性全胃炎;
诊断:萎缩性胃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桂琴,未经王桂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10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9,9-二甲基-2-溴芴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杂环CETP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