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圆二向色性光电导谱测量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0271.6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0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学骄;王丽国;申超;朱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19 | 分类号: | G01N21/19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向色性 电导 测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学和半导体自旋电子学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对半导体自旋电子学材料(比如:稀磁半导体材料)的自旋相关光学和电学性质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磁圆二向色性光电导谱(PC-MCD)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自旋电子学逐渐兴起,磁光光谱测量和电学测量作为重要的测量手段,在自旋电子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MCD全称为磁圆二向色性,即在磁场下,物质对左旋圆偏振光与右旋圆偏振光的吸收率不同的现象,它是研究材料磁学性质的重要手段。光电导谱测量光照引起的样品电导率的变化,光吸收产生附加的载流子,引起样品电导率的变化。由于半导体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率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半导体带隙边缘,吸收率会有明显的突变,因此通过测量光电导随波长的变化,可以获得样品能带结构的信息。光电导正比于光电压,一般锁相放大器测量光电压信号。
通常的光电导测量系统中,入射光设置成稳态的左圆或右圆偏振光,通过分别测量两种偏振光引起的光电导的差异,来获得样品的光谱结构和磁学信息。然而通常情况下,这种差异非常小,加之测量系统本身存在的噪声,使得分辨这种差异变得很困难。
如何设计一套高信噪比,并且可以灵活改变温度、磁场、波长的光电导谱测量系统,是各磁学、光学实验室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套配置灵活,有较高分辨率的磁圆二向色性光电导谱(PC-MCD)测量系统,在测量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验需要灵活地改变波长、磁场大小以及样品的温度。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圆二向色性光电导谱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
一超连续白光光源(LS),其出射光经过单色仪后作为样品测试光源;
一单色仪(SP),对该超连续白光光源(LS)的出射光进行滤波,仅选择单一波长的光通过;
一斩波器(CP),对该单色仪(SP)出射光进行斩波调制,并为第一锁相放大器(LIA1)提供参考信号,从而得到样品光生电压的强度;
一格兰泰勒棱镜(P),用于将单色仪(SP)出射光变为线偏振光;
一光弹调制器(MO),用于将格兰泰勒棱镜(P)出射的线偏光变为周期性偏振调制光;
一消色差透镜(L),用于聚焦入射光到样品上;
一中心带有室温孔洞的超导磁体杜瓦(MG),提供用于光电导谱测量的磁场;
一电流源(CS),为样品提供一稳定的直流电流;
第一锁相放大器(LIA1)和第二锁相放大器(LIA2),用于测量样品光生电压信号的对应特定频率的信号幅度;以及
一由计算机组成的数据处理与存储系统。
上述方案中,所述超连续白光光源(LS)通过一个波长为1064nm的泵浦光激发一个非线性光纤,得到功率最大2w,波长范围覆盖450nm至1500nm的超连续白光。与传统的白光光源(如汞灯)相比,该光源具有更大的功率,更好的准直性,更宽的光谱覆盖范围,更均匀的光强分布等显著优点。
上述方案中,该系统利用格兰泰勒棱镜(P)将单色仪出射光变为线偏振光,利用光弹调制器(MO)将线偏光变为周期性偏振调制光,利用光生电压检测样品对不同偏振态光吸收的差别。
上述方案中,所述光弹调制器(MO)工作在0.25λ模式,工作频率为50KHZ。所述光弹调制器(MO)的快轴与慢轴均与格兰泰勒棱镜的通光轴成45°角。
上述方案中,该系统利用电流源(CS)为样品提供恒定电流,利用第一锁相放大器(LIA1)和第二锁相放大器(LIA2)组成信号探测和处理系统,将样品两端的电压信号输入到第一锁相放大器(LIA1)和第二锁相放大器(LIA2)中,其中第一锁相放大器(LIA1)的参考频率为斩波器频率,测量样品光生电压;第二锁相放大器(LIA2)的参考频率为光弹调制器频率(50KHZ),测量信号中频率为50KHZ的成分的幅度,该幅度正比于样品对左圆和右圆偏振光吸收的差别。
上述方案中,该系统采用两端电压测量法,将样品做成长条状,两端做好欧姆接触电极,通过电极通恒定电流,用锁相放大器测量两端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02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电扩散膜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旋转倾斜试验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