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茶纤维的混纺面料及其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8578.2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4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本孟;孔德厚;蒋秀凤;苗兆才;孟宪昶;蒋秀越;杨尚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万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纤维 混纺 面料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纺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茶纤维、葆莱绒、康特斯、棉纤维混纺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生态环境是21世纪人类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衣食住行”作为人类的四大基本生活要素,“衣”位居首位。在谈及生态环境问题时不得不关注服装面料的生态化发展。眼下,“绿色环保”、“绿色纯天然”这一观念已成为一种时尚潮流,不仅流行于我们美食林立的餐桌,还逐渐向人们花枝招展的时尚衣柜里不断渗透。总之,目前“时尚”和“环保”已成为服装纺织行业关注的两个重要命题。服装面料的生态化发展已是服装纺织行业大势所趋,并已发展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必将在世界范围内大有作为。
传统的化纤织物在自然条件下是很难降解的,对环境有潜在污染。违背了人们追求“生态服装”、“环保服饰”的理念。本发明为了适应目前人们对绿色环保面料的需求,拟采用茶纤维、葆莱绒、康特斯和棉纤维进行混纺,并织造成织物。以求达到制成一种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危害的绿色环保面料。
茶纤维是以从茶叶中提取的天然抗菌剂---天然茶色素,茶多酚,儿茶素等制得的一种具有抗菌防臭功能的粘胶纤维;葆莱绒是新一代涤纶细旦高中空短纤维,手感柔暖、保温性能优异;康特斯纤维集优良的服用性能和甲壳素的抗菌保健作用于一身,是一种新型、健康、时尚的生态纺织纤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时具有穿着吸湿透气、亲肤性、环保和健康、抑菌防霉等多种特性的、以茶纤维、葆莱绒、康特斯、棉纤维等新型纤维为原料混纺的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含有茶纤维的混纺面料,其特征是:面料以茶纤维、葆莱绒、康特斯、棉纤维混纺而成,其面料中各组份所占重量百分比为:
茶纤维25~35%;
葆莱绒10~20%;
康特斯25~35%;
棉纤维 20~30%。
上述的一种含有茶纤维的混纺面料,其特征是:所述的面料中各组份所占重量百分比为:
茶纤维35%;
葆莱绒20%;
康特斯25%;
棉纤维20%。
上述的一种含有茶纤维的混纺面料,其特征是:所述的面料中各组份所占重量百分比为:
茶纤维30%;
葆莱绒15%;
康特斯35%;
棉纤维20%。
上述的一种含有茶纤维的混纺面料,其特征是:所述的面料中各组份所占重量百分比为:
茶纤维30%;
葆莱绒10%;
康特斯30%;
棉纤维30%。
上述一种含有茶纤维的混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
(1)清花工序中,开棉机打手速度460~500转/分,单打手成卷机打手速度900~1000转/分,棉卷罗拉速度10~12转/分;
(2)梳棉工序中,锡林速度300~350转/分,道夫速度17~21转/分,刺辊速度750~850转/分;锡林与盖板间隔距0.30~0.35mm;
(3)粗纱工序中,粗纱捻系数75~90,后区牵伸倍数1.2~1.45;
(4)细纱工序中,细纱捻系数370~390,锭速12000~14000转/分,后区牵伸倍数1.2~1.45;
(5)整经工序中,车速450~550m/min;
(6)织造工序中,送经张力360~380kg,开口动程80~90mm,后梁高低80~100mm,停经架高低20~40 mm,开口时间280~300o,主喷气压3.0~3.5kg/cm2,辅喷气压3.8~4.4kg/cm2。
上述的一种含有茶纤维的混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
(1)清花工序中,开棉机打手速度480转/分,单打手成卷机打手速度950转/分,棉卷罗拉速度12转/分;
(2)梳棉工序中,锡林速度330转/分,道夫速度18转/分,刺辊速度750转/分;锡林与盖板间五点隔距0.35mm、0.30mm、0.30mm、0.30mm、0.35mm;
(3)粗纱工序中,粗纱捻系数80,后区牵伸倍数1.30;
(4)细纱工序中,细纱捻系数380,锭速12000转/分,后区牵伸倍数1.25;
(5)整经工序中,车速500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万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万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85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气治具
- 下一篇:一种重金属污染场地的原位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