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板显示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7679.8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6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赵茂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 显示 系统 及其 操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平板显示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蓬勃发展,更多的平板装置越来越深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并且逐渐有取代传统计算机部分功能的趋势。此外,部分使用者更同时拥有着多台平板装置。然而,相较于传统笔记本型计算机,平板装置并不提供额外的输入装置,例如实体键盘。如此一来,降低平板装置的输入便利性与输入速度,使得平板装置无法全面取代笔记本型计算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平板显示系统及其操作方法,可提高使用者操作便利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平板显示系统,包括一第一平板装置以及一第二平板装置。第二平板装置通过无线通讯连结第一平板装置。其中,当第一平板装置接近第二平板装置于一预设距离内,第一平板装置转换为第二平板装置的一输入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平板显示系统的操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通过无线通讯连结一第一平板装置与一第二平板装置。当第一平板装置接近第二平板装置于一预设距离内,第一平板装置转换为第二平板装置的一输入装置。
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一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一实施例的平板显示系统的示意图。
图2A绘示依照一实施例的平板显示系统操作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图2B绘示依照一实施例的平板显示系统操作方法的其它部分流程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00:平板显示系统
110:第一平板装置
120:第二平板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提出的平板显示系统及其操作方法,通过将一平板装置转换为另一平板装置的输入装置,提供类似于传统的输入方式,以提高使用者操作便利性。
请参照图1,其绘示依照一实施例的平板显示系统的示意图。平板显示系统100包括一第一平板装置110以及一第二平板装置120。第一平板装置110与第二平板装置120之间是通过无线通讯进行连结,此无线通讯例如为蓝牙、WiFi、wireless USB或近场通讯(NFC)等。当第一平板装置110接近第二平板装置120于一预设距离内,第一平板装置110自动转换为第二平板装置120的一输入装置。其中,预设距离例如为20公分,但并不限制;输入装置例如为一虚拟键盘、一触控板或一手写板,亦不限制。
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平板装置例如为桌上型计算机的屏幕、笔记本型计算机、电视、手机、平板计算机、一体成形的计算机(All-in-on PC)。上述的平板装置可区分种类为可携式(portable)平板装置以及非可携式(portable)平板装置。所谓可携式平板装置是指使用者可方便随身带着而使用的平板装置,例如笔记本型计算机、手机、平板计算机等;相反地,非可携式(portable)平板装置是指使用者无法随着携带而使用的平板装置,例如桌上型计算机的屏幕、电视等。
于实作上,第一平板装置110以及第二平板装置120均先安装一应用程序以检测平板装置的种类而进行各种设定。平板装置的种类,例如当第一平板装置110为一可携式(portable)平板装置,为笔记本型计算机(laptop PC)、平板计算机(tablet PC)或手机(mobile phone)等,则应用程序会在第一平板装置110内设定一可携式装置参数以供识别;当第二平板装置120为一非可携式(non-portable)平板装置,例如为平板电视或桌上型计算机的显示器等,则应用程序会在第二平板装置120内设定一非可携式装置参数以供识别。
由于种类的不同,第一平板装置110以及第二平板装置120的组合将有三种态样。第一态样是第一平板装置110以及第二平板装置120其中之一为可携式平板装置。第二态样是第一平板装置110以及第二平板装置120皆为可携式平板装置,此态样亦是本发明所强调之处。第三态样是第一平板装置110以及第二平板装置120皆为非可携式平板装置。由于本发明是着重于转换成输入装置,而可携式平板装置较适宜作为输入装置,而非可携式平板装置(如桌上型计算机的屏幕)并不适宜作为输入装置,因此当应用程序检测两平板装置皆为非可携式平板装置时,则不进行任何动作,换句话说,不会进入图2A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76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