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管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7094.6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0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关家一马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迪思科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有效利用电力的电力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东京电力等电力公司,通过水力发电站、火力发电站、核发电站、风力发电站、太阳光发电站等各种发电站对电力进行发电,所发出的电力在政府、地方政府、医院、一般企业、一般家庭等中消耗。
由于电力的消耗会根据时段、季节等而变化,因此电力公司运用各种发电方法来供给与需要对应的电力。由于先发电的电力很难蓄积,因此必须根据需要的变化来管理发电站的运作,由于在夏季空调的工作需要巨大的电力,因此使最大电力供给量配合夏季的最大电力需要时来调整并管理各种发电站的运作。
但是,在风力发电、太阳光发电等由天气左右的发电方法中,即使天气适合发电且发电了很多的电力,有时也不能有效地利用电力而丢弃,存在不经济的问题。
另外,存在如下所述的问题:虽然电力公司以与消耗电力的最大需要对应的方式设置各种发电站,但是当通过地震等灾难而使核电发电站等一些发电站的功能停止时,不能根据电力需要来供给电力,被迫减少电车的班次、停止运行、拉闸限电等,企业的生产减少,引发交通障碍等,并会混乱经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能够提供如下所述的电力管理方法:有效地对所发电的电力进行蓄积,能够根据电力的需要来回收被蓄积的电力来利用。
根据本发明,一种电力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力管理方法包括:发电站;以及多个电动车,其分别具有对该发电站发出的电力进行蓄积的电池,根据电力的需要,在未使用该电动车时,将在该电池中蓄积的电力回收到该发电站侧。
本发明是预料今后电动车的普及增大,关注到电动车的充电功能增强的电力管理方法。即、根据本发明,由于根据电力的需要在未使用电动车时回收在电池中蓄积的电力,供给到需要电力的地方,因此能够将通过风力发电、太阳光发电等被天气左右的发电方法来发电的电力蓄积到电动车的电池中,能够不丢弃所发电的电力而有效地利用。
另外,例如通过在电力消耗下降的夜晚等进行发电而将电力蓄积在电动车的电池中,在消耗电力增大的白天从不使用的电动车的电池回收电力而转到消耗,从而即使电力公司的电力供给能力低于消耗电力的最大需要,也能够避免减少电车的班次、停止运行、拉闸限电等。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电力管理方法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发电站;12:轿车;14、18、22:电池;16:卡车;20:公共汽车;24、32、40:线缆;28、36、44:给电缆线;48、58、68:回收缆线;52、62、72:回收送电缆线;82:电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电力管理方法包含:发电站10;以及多个电动车,其具有对发电站10发电的电力进行蓄积的电池。电动车包含轿车12、卡车16、公共汽车20,分别搭载有由锂离子电池构成的电池14、18、22。
轿车12的电池14是通过将缆线24与电池14连接,将连接到缆线24的连接器26与连接到给电线缆28的连接器30连接来进行充电的。
同样地,卡车16的电池18是通过将缆线32与电池18连接,将连接到缆线32的连接器34与连接到给电缆线36的连接器38连接来进行充电的。
公共汽车20的电池22是通过将缆线40与电池22连接,将连接到线缆40的连接器42与连接到给电缆线44的连接器46连接来进行充电的。这些充电优选在电力消耗下降的夜晚进行。
在发电站10的电力供给能力有可能小于消耗电力的最大需要时,在未使用轿车12、卡车16、公共汽车20等电动车时,将蓄电在电池14、18、22中的电力回收到发电站10,将该回收的电力供给到有需要的地方。
在回收轿车12的电池14的电力时,通过将回收缆线48与电池14连接,将连接到回收缆线48的连接器50与连接到回收送电缆线52的连接器54连接,从而能够将电池14的电力回收到发电站10。
在回收电力时,通过在连接器54上连接计时器56,用计时器56来计测回收时间,从而轿车12的所有者能够将所回收的电力作为回收电力费用来向具有发电站10的电力公司索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迪思科,未经株式会社迪思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70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