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培养油藻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7055.6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6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毛睿涛;黄子懿;裴佳斐;朱唯囡;黎征武;郑向勇;叶海仁;李军;孔海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C12R1/89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傅敏华 |
地址: | 325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城市生活 污水 培养 方法 | ||
1.一种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培养油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首先,将人们排放的尿液在源头从生活污水中分离,利用贮存设施将分离的尿液溶液进行贮存;其次,将贮存的尿液溶液输送到安放在上述住宅小区及办公楼等处的油藻培养设施中,利用尿液溶液中的营养盐实现藻类的培养同时实现对尿液的净化;最后,经过培养之后的混合液输送到藻水分离站进行分离处理,其中分离的油藻进行资源化回收,分离的残留液排入市政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无害化处理后达标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培养油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的尿液溶液经过水稀释得到混合溶液,其中混合溶液中总氮浓度变化范围控制为18.36~438.10 mg/L,氨氮的变化范围控制为16.17~385.71 mg/L,总磷的变化范围控制为1.08~25.71 mg/L,钾的变化范围控制为4.39~104.76 mg/L,pH的变化范围控制为7.12~8.57,混合溶液在达到上述要求后进入藻类培养设施,油藻培养设施中的藻类可以是布朗葡萄藻、小球藻、微绿球藻、衣藻、三角褐指藻、等边金藻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培养油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藻培养设施安装在住宅小区楼顶或住宅墙面外部等采光良好的地方,该设施中的容器由透光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培养油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藻培养设施的透光容器内安装有温度调节装置,所述透光容器内的温度在10~35摄氏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培养油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藻培养设施中设置光照强度感应探头和照明设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培养油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藻培养设施中设置光照强度感应探头和照明设施,所述油藻培养设施中还安装杀菌设施、曝气设施、搅拌设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所述的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培养油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油藻的培养可以是静态培养模式,所述静态培养模式为:首先将藻类达到生长高峰时的80~95%藻尿混合溶液从培养设施中排放收获,在培养设施中保留占总体积约5~20%的藻尿混合溶液作为下一个周期的藻种源,并将尿液混合溶液补充到油藻培养设施中,而后进行约20~60天的培养期,在培养期中不再输入尿液溶液,经过培养期后,藻类达到生长高峰,随即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下一个培养周期。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所述的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培养油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油藻的培养可以是动态培养模式,所述动态培养模式为:尿液溶液按照一定的流速与流量每日持续不断进入培养设施中,同时每日排出与进入尿液溶液相同体积的藻尿混合溶液进行收获,在动态培养模式中,藻类与尿液溶液的水力停留时间均控制为20~60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705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隐裂缺陷测试仪
- 下一篇:一种高效类芬顿体系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