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及操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3115.7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9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孝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孝建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 11354 | 代理人: | 苏瑞 |
地址: | 51022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 引流 装置 操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及操作方法,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护理的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对肌肤渗出液实施护理的医疗器械及操作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及操作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是在教学或科研工作中、还是在医疗实际应用工作中,对于肌肤渗出液实施护理的医疗器械及操作方法,均为泡沫体的大小固定且与负压管及冲洗管插装、甚至负压管与冲洗管也采取插装的结构,存在着结构欠缺科学合理、制作繁琐而费材费工费力、使用方法千篇一律、使用的灵活性极差等不足、缺陷与弊端。这无论对于教学或科研来说、还是对于医疗实际应用来说,都是一个无法弥补与克服的缺陷。基于发明人的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及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在认真而充分的调查、了解、分析、总结、研究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基础上,采取“多形状的泡沫体与负压管夹装”关键技术,研制成功了本发明“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新产品及其操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取“多形状的泡沫体与负压管夹装”关键技术,其泡沫体下面放置冲洗管顶端段,泡沫体上的夹缝与负压管顶端段夹卡连接,夹卡有负压管的泡沫体上面与薄膜粘接,负压管外端与负压泵、冲洗管外端与注射器均固定,粘接有薄膜的泡沫体下面及连同其下面的冲洗管均放置在渗液体上且泡沫体周边的薄膜与渗液体粘接;方法为:制作泡沫体、设置夹缝、夹卡负压管、放置冲洗管及夹卡有负压管的泡沫体、制作渗液体密闭空间、固定负压泵及注射器、负压封闭引流操作、冲洗操作、负压封闭引流操作结束。
通过本发明达到的目的是:①、以“多形状的泡沫体与负压管夹装”关键技术,提供“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新产品,同时还提供“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的操作方法”。②、使本发明的构思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巧妙、省材省工省力、降低制作成本、使用灵活便捷、方法简便易行、效果稳定可靠,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缺陷与弊端。③、防止外界感染,加快愈合速度,保证良好的愈合状况。④、为教学、科研、医疗实际应用提供良好的专用装置及灵活便捷的操作方法。⑤、使本发明还可应用于医疗之外的其他技术领域。⑥、使本发明易于制作且方便使用而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由泡沫体、泡沫体上的夹缝、负压管、冲洗管、薄膜构成;
所述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泡沫体的下面放置有冲洗管的顶端段,其泡沫体上的夹缝与负压管的顶端段以夹卡的方式相连接,其所述夹卡有负压管的泡沫体上面与薄膜以粘接的方式相连接,其所述负压管的外端与负压泵、冲洗管的外端与注射器均固定连接。
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所述泡沫体为柔软的泡沫体状结构,所述泡沫体上设置有夹缝,所述夹缝为缝隙的形状,所述负压管为顶端封闭且顶端段的下面及下侧面均设置有通气孔的管状结构,所述冲洗管为顶端段的下面及下侧面均设置有通气孔的管状结构,所述薄膜为设置有粘接胶的片状结构。
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所述泡沫体为选择方形板状结构、矩形板状结构、圆形板状结构、椭圆形板状结构、三角形板状结构、多边形板状结构中的一种。
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所述薄膜与泡沫体的形状相对应且大于所述泡沫体。
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所述粘接有薄膜的泡沫体下面及连同其下面的冲洗管均放置在渗液体上且所述泡沫体周边的薄膜与所述渗液体以粘接的方式相连接。
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所述渗液体为选择人体肌肤教具、人体肌肤、动物肌肤、植物茎体、植物根体中的一种。
一种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的操作方法,是对以上所述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的操作:
①、制作泡沫体:根据渗液体的面积及形状,从大块泡沫体上裁制出与渗液体面积及形状相对应的一块而制作成泡沫体;
②、设置夹缝:用刀对泡沫体划割其厚度二分之一深度的缝隙而构成夹缝;
③、夹卡负压管:将通气孔一面向下的负压管顶端段夹卡在泡沫体上的夹缝中;
④、放置冲洗管及夹卡有负压管的泡沫体:将冲洗管及夹卡有负压管的泡沫体依次放置在渗液体的上面、且使负压管与冲洗管处于相互对应的位置;
⑤、制作渗液体密闭空间:通过薄膜对渗液体外围及夹卡有负压管的泡沫体的粘接、制作成渗液体密闭空间;
⑥、固定负压泵及注射器:对负压管的外端与负压泵、冲洗管的外端与注射器均固定连接;
⑦、负压封闭引流操作:开启负压泵,通过负压管,便开始了对渗液体上的渗液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孝建,未经李孝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31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管插管尾端托架
- 下一篇:一种含益生菌生物炭基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