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及操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3115.7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9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孝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孝建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 11354 | 代理人: | 苏瑞 |
地址: | 51022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 引流 装置 操作方法 | ||
1.一种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泡沫体(1)、泡沫体(1)上的夹缝(101)、负压管(2)、冲洗管(3)、薄膜(4)构成;
所述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泡沫体(1)的下面放置有冲洗管(3)的顶端段,其泡沫体(1)上的夹缝(101)与负压管(2)的顶端段以夹卡的方式相连接,其所述夹卡有负压管(2)的泡沫体(1)上面与薄膜(4)以粘接的方式相连接,其所述负压管(2)的外端与负压泵、冲洗管(3)的外端与注射器均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体(1)为柔软的泡沫体状结构,所述泡沫体(1)上设置有夹缝(101),所述夹缝(101)为缝隙的形状,所述负压管(2)为顶端封闭且顶端段的下面及下侧面均设置有通气孔的管状结构,所述冲洗管(3)为顶端段的下面及下侧面均设置有通气孔的管状结构,所述薄膜(4)为设置有粘接胶的片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体(1)为选择方形板状结构、矩形板状结构、圆形板状结构、椭圆形板状结构、三角形板状结构、多边形板状结构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4)与泡沫体(1)的形状相对应且大于所述泡沫体(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有薄膜(4)的泡沫体(1)下面及连同其下面的冲洗管(3)均放置在渗液体上且所述泡沫体(1)周边的薄膜(4)与所述渗液体以粘接的方式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液体为选择人体肌肤教具、人体肌肤、动物肌肤、植物茎体、植物根体中的一种。
7.一种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对权利要求1所述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的操作:
①、制作泡沫体:根据渗液体的面积及形状,从大块泡沫体上裁制出与渗液体面积及形状相对应的一块而制作成泡沫体(1);
②、设置夹缝:用刀对泡沫体(1)划割其厚度二分之一深度的缝隙而构成夹缝(101);
③、夹卡负压管:将通气孔一面向下的负压管(2)顶端段夹卡在泡沫体(1)上的夹缝(101)中;
④、放置冲洗管及夹卡有负压管的泡沫体:将冲洗管(3)及夹卡有负压管(2)的泡沫体(1)依次放置在渗液体的上面;
⑤、制作渗液体密闭空间:通过薄膜(4)对渗液体外围及夹卡有负压管(2)的泡沫体(1)的粘接、制作成渗液体密闭空间;
⑥、固定负压泵及注射器:对负压管(2)的外端与负压泵、冲洗管(3)的外端与注射器均固定连接;
⑦、负压封闭引流操作:开启负压泵,通过负压管(2),便开始了对渗液体上的渗液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操作;
⑧、冲洗操作:由注射器通过冲洗管(3),采取定时、定量、间断的方式,将清洗液注入到渗液体位置,以使渗液体位置获得必要的清洗,且经过使用的清洗液与渗液体上的渗液均在负压封闭引流操作过程中被吸出;
⑨、负压封闭引流操作结束:根据情况关闭负压泵而终止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④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放置冲洗管(3),从而在所述操作⑥中也就没有冲洗管(3)外端与注射器的固定连接、且没有所述操作⑧的冲洗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孝建,未经李孝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311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管插管尾端托架
- 下一篇:一种含益生菌生物炭基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