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三聚氰胺树脂制备及连续化生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2830.9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2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戴新春;李晓明;刘月云;吴爱华;王爱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新春 |
主分类号: | C08G12/40 | 分类号: | C08G12/40;C08G1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蒋常雪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三聚 树脂 制备 连续 化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聚氰胺树脂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三聚氰胺树脂制备及连续化生产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五十年来,三聚氰胺树脂的发展不断深入,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近些年,对于三聚氰胺树脂的研究更是呈现百花齐放的现象,新成果不断出现,国内已有若干厂家将三聚氰胺树脂用于塑料发泡和纤维生产,但是水溶性改性有机硅、相转移催化剂、氟化聚醚多元醇的使用和齿轮计量泵定量输送树脂、加热螺杆机加热缩聚反应连续化生产还未见报道。国内一些生产三聚氰胺泡沫塑料及纤维的厂家其三聚氰胺树脂的生产全部沿用一个配方体系,该体系生产的树脂用于发泡和纤维生产存在以下几点明显缺点:反应催化剂选用不当,反应终点难控制难把握,且树脂分子量变化大,稳定性差,易变稠结块,不适合超过8小时以上的连续化生产。结块变硬的树脂坚硬如石,不但影响生产并且难以在生产设备中清除,给清洗设备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延长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成本,缩短了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变硬的树脂无法再利用,不仅形成浪费而且造成环境污染。用反应釜加热生产树脂,短时间内树脂不可能使用完毕,更进一步使得树脂难以保持稳定,增大了连续化生产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设计的一种新型三聚氰胺树脂制备及连续化生产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聚氰胺树脂的制备及连续化生产的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①原料的混合:将下列原料按重量配比加入混合釜中,搅拌均匀:0-5份水溶性改性有机硅、0-10份氟化聚醚多元醇、10-50份三聚氰胺、20-50份甲醛、5-30份改性剂、0.1-5份组合相转移催化剂、10-50份脱盐水、0-20份氢氧化钠。
②定量输送供料:将上述混合物通过齿轮计量泵以每分钟1.5-4公斤定量输送至加热螺杆机中。
③加热缩聚反应:混合物在加热螺杆机中进行加热缩聚反应,混合物被加热到65-135℃,并控制加热螺杆机的转速为60-160rpm,使混合物获得充分搅拌,保持在螺杆中被加热的时间为8-18分钟。
④冷却控温:物料在冷却螺杆机中冷却控温,保持冷却螺杆机的转速60-160rpm,使降温均匀,在6-18分钟内使物料降温至20-40℃,进入下一步工序。
所述一种三聚氰胺树脂的制备及连续化生产的方法,其组合改性剂为下列原料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二甘醇胺、四氟化硫、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1,2,4,5-均苯四甲酸酐,4,4’-二氨基二苯醚,氟硅酸钠、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三乙醇胺、1,3,5-三(二甲氨基丙基)六氢三嗪、二苯醚酐、聚三氟氯乙烯、三亚乙基二胺、丙烯酰胺、己内酰胺、丙烯醛、聚苯乙烯多元醇、丙烯醇、尿素、聚醚砜、间苯二酚双(羟乙基)醚、对苯二酚二羟乙基醚、四氢呋喃-氧化乙烯共聚二醇、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接枝聚醚、四羟基聚醚、聚磷酸铵、端羟基聚丁二烯-丙烯腈、苯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所述一种三聚氰胺树脂的制备及连续化生产的方法,其组合相转移催化剂为下列原料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四丁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冠醚、杂多酸、三甲基苄基氯化铵、四甲基氢氧化铵、金鸡钠碱手性季铵盐、多醚喹啉、吡啶、聚乙二醇单醚、聚乙二醇双醚、环糊精、对叔丁基杯〔4〕芳烃。
所述一种三聚氰胺树脂的制备及连续化生产的方法,其冷却螺杆机中冷却液温度为-20℃至0℃摄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新春,未经戴新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28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