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取黄芪多糖的发酵培养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1832.6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3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李建喜;张景艳;孟嘉仁;杨志强;王学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8B37/00;C12R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黄芪 多糖 发酵 培养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菌培养基,具体地,涉及一种提取黄芪多糖的发酵培养基。
背景技术
黄芪多糖是中药黄芪有效成分,由α-糖甙键连接而成的分子量为37500左右的植物多糖,水解后可检出葡萄糖、丰乳糖和阿拉伯糖,三种糖克分子比为:1:0.95:0.70。黄芪多糖是一种有效免疫增强剂,并能诱导机体益生菌增殖,促进机体微生态平衡。研究报道表明黄芪多糖还具有增强细胞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抗病毒、抗肿瘤、抗应激等保健功效,已被广泛应用作功能性配料或直接服用。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黄芪多糖均靠提取而来,据资料查新可知的黄芪多糖提取方法有8种,包括传统的水提醇沉法、超微粉碎法、超声细胞粉碎法、超滤法、微波提取法、纤维素酶法、碱水提取法、醇碱提取法。传统水提醇沉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提取方法,黄芪多糖的提取率平均为5.34%左右;超微粉碎法,超微粉中黄芪多糖的提取率为4.69%左右,而粗粉中黄芪多糖的提取率仅为2.16%左右;超声细胞粉碎法黄芪多糖的提取率为7.6%左右;微波提取法黄芪多糖的提取率为6.55%左右;超滤法提黄芪多糖得率低于水提醇沉法,但产物中多糖含量高;碱水提取法得黄芪多糖的提取率在4.7-19.2%之间,稳定性较差;醇碱提取法得黄芪多糖的提取率最高可达19.15%;纤维素酶法的黄芪多糖提取率高于水提醇沉法,提取物多糖含量高,但因提取不稳定而没有科学的提取率参考数据。
通常,制备黄芪多糖时消耗原药材量比较大,中药材的利用率不高。发酵法提取黄芪多糖,不仅可增加产物中黄芪多糖的含量,而且还能改善提取物在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发酵法制备黄芪多糖是利用特定的发酵菌种对黄芪进行发酵处理,在这一处理过程中需要使用特定培养基进行发酵。一般来讲普通的发酵培养基可以胜任这一工作,如MRS培养基、GAM培养基、BBL培养基、M17肉汤培养基等,发酵产物中均可提取出黄芪多糖,但提取率和提取产物中黄芪多糖含量均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提取黄芪多糖的发酵培养基,它可使黄芪多糖的提取率明显增高且非常稳定、在提取产物中的含量显著增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提取黄芪多糖的发酵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制备完成:乳清粉:3.908-6.408;蛋白胨:0.445-0.467;葡萄糖:0.04-0.2;酵母粉:0.102-0.522;无机盐:0.142-0.246;黄芪粉:12.54-19.46;水:200;所述无机盐为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
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制备完成:
乳清粉:5.158;蛋白胨:0.456;葡萄糖:0.12;酵母粉:0.312;无机盐:0.194;黄芪粉:16;水:200。
在发酵中,所使用的发酵菌种是非解乳糖链球菌(Streptococcus alactolyticus)LZMYFGM9 CGMCC No.4227,该菌为鸡肠道内容物的益生菌株非解乳糖链球菌经诱变和驯化得到的,该菌株已于2010年10月1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227。
发酵的条件为:
发酵时间:58-62小时;
发酵环境:厌氧发酵;
发酵温度:36.5-37.5℃;
转数:118-122转/分钟;
初始pH:6.4-7.4。
发酵培养基的灭菌:常规高压灭菌:高压锅121℃ 20min;发酵罐121℃ 15min。
发酵培养基制备完成后,发酵菌种的接入量为2%(体积百分数:V/V)。
发酵产物中黄芪多糖的提取:常规水提醇沉法。
发酵产物中黄芪多糖的测定方法:以葡萄糖作标准曲线,采用苯酚-硫酸法,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下测定。
本发明涉及的发酵培养基组成成份中,黄芪粉占了其中总固体量的大部分,约71.94%,因此认为是发酵法处理黄芪。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使用的发酵培养基为常用培养的组成成分,易于获得;用作培养来源于鸡肠道内容的菌株:非解乳糖链球菌( Streptococcus alactolyticus)LZMYFGM9 CGMCC No.4227,不仅有利于菌株的增殖,而且培养过程中的条件容易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18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壁挂式投影机散热系统
- 下一篇:利用机械动力喷水的森林消防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