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变纤维捕集介质相对介电常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0003.6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6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义;刘云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科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5/00 | 分类号: | B03C5/00 |
代理公司: | 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事务所 23207 | 代理人: | 刘丽 |
地址: | 161005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变 纤维 介质 相对 介电常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变纤维捕集介质相对介电常数的方法,属于油品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吸附净油方法是应用直流电场作用下,填充在电场中两极板中间的纤维捕集介质表面产生束缚电荷,而油中所含的杂质再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被强行游离转变成带有正、负电位的离子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位移从而被捕集介质的束缚电荷吸附中合,从而达到油品净化的目的。但由于采用的高分子纤维和矿物纤维的相对介电常数较小(约为2—2.5),因此在电场作用下感应产生的表面束缚电荷量相应的较少,严重影响电吸附的净化效果,且纤维表面光滑,在油流作用力的作用下也会将部分杂质带走,影响净化效果及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变纤维捕集介质相对介电常数的方法,通过对普通高分子纤维捕集介质改性增加其相对介电常数及表面粗糙度的方法,大大提高纤维捕集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及表面粗糙程度,达到提高电吸附的效果及效率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变纤维捕集介质相对介电常数的方法,是利用纳米级的二氧化钛和钛酸钡对无序铺成长条形状的纤维捕集介质进行改性处理。具体方法是将二氧化钛按重量8%的比例加入到水玻璃中搅拌均匀后喷涂在纤维捕集介质的一面,形成二氧化钛喷涂层;再按重量2%的比例将钛酸钡加入到水玻璃中搅拌均匀后,喷涂在纤维捕集介质的另一面形成钛酸钡喷涂层,热吹风干燥处理后应用。所述的纳米级的二氧化钛和钛酸钡,其颗粒直径均为0.5—0.72微米。
二氧化钛的相对介电常数为90—110;钛酸钡的相对介电常数为1000—10000,改性后纤维捕集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增大倍数的计算是按公式C=εrC0,式中C0 为纤维改性处理以前的电容量;C为纤维改性处理后的电容量;εr为纤维改性处理后的相对介电常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改性处理后,纤维捕集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增加了10—12倍,使纤维捕集介质在直流电场作用下感应产生的表面束缚电荷大大增加,提高了电吸附净化过程中的吸附中和效果和效率,改性处理后纤维捕集介质的表面也变得粗糙,增加了纤维表面对杂质的截留效果,提高了电吸附净化的工作效率,有效地缩短了处理时间,降低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纤维捕集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二氧化钛喷涂层 2、纤维捕集介质 3、钛酸钡喷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一种改变纤维捕集介质相对介电常数的方法,是利用纳米级的二氧化钛和钛酸钡对无序铺成长条形状的纤维捕集介质2进行改性处理。具体方法是将二氧化钛按重量8%的比例加入到水玻璃中搅拌均匀后喷涂在纤维捕集介质2的一面,形成二氧化钛喷涂层1;再按重量2%的比例将钛酸钡加入到水玻璃中搅拌均匀后,喷涂在纤维捕集介质2的另一面形成钛酸钡喷涂层3,热吹风干燥处理后应用。所述的纳米级的二氧化钛和钛酸钡,其颗粒直径均为0.5—0.72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科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齐齐哈尔科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00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