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分利用转炉炉渣的冶炼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9515.0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6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森;李海波;王新华;吕迺冰;崔阳;刘国梁;姜仁波;南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28 | 分类号: | C21C5/28;C21C5/36 |
代理公司: | 首钢总公司专利中心 11117 | 代理人: | 张镝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分利用 转炉 炉渣 冶炼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转炉炼钢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充分利用转炉炉渣的冶炼工艺。
背景技术
对于传统转炉炼钢法,每炉冶炼出钢后炉渣全部倒出。进行下一炉冶炼时,重新加入石灰等各种炉料,这种操作模式石灰消耗量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分利用转炉炉渣的冶炼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转炉冶炼结束后炉炉倒渣,成本高、污染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充分利用转炉炉渣的冶炼工艺,根据转炉入炉铁水中硅元素的质量分数控制一个冶炼循环包含2或3炉,转炉冶炼步骤分别为:其中第1或2炉的工艺步骤均为加料→吹炼→出钢,第2或3炉的工艺步骤为加料→吹炼→出钢→倒渣;
转炉入炉铁水中硅元素的质量分数w[Si]≤0.3%时,转炉冶炼循环包含3炉,前2炉的工艺步骤均为加料→吹炼→出钢,第3炉的工艺步骤为加料→吹炼→出钢→倒渣;
转炉入炉铁水中硅元素的质量分数0.3%<w[Si]≤0.6%时,转炉冶炼循环包含2炉,第1炉的工艺步骤为加料→吹炼→出钢,第2炉的工艺步骤为加料→吹炼→出钢→倒渣;
入炉铁水w[Si]≤0.3%时,转炉冶炼连续3炉后排渣,控制工艺参数如下:
(1)冶炼第1炉造渣时石灰加入量为25~40kg/吨钢,轻烧白云石8~12kg/吨钢;
(2)控制转炉终点炉渣碱度为3.2~3.8,炉渣的主要成分按质量百分数包括:CaO%:35-50;SiO2%:8-15;MnO%:1.2-3;FeO%:13-25;MgO%:7-11,其余为杂质;
(3)出钢结束后,保留转炉炉渣;
(4)进行第2炉次冶炼,冶炼第2炉造渣石灰加入量为20~32kg/吨钢,轻烧白云石8~12kg/吨钢;
(5)控制转炉终点炉渣碱度为3.0~3.5,炉渣的主要成分按质量百分数包括:CaO%:32-45;SiO2%:8-15;MnO%:1.2-3;FeO%:13-25;MgO%:7-11,其余为杂质;
(6)出钢结束后,保留转炉炉渣;
(7)进行第3炉次冶炼,冶炼第3炉造渣时石灰加入量为18~24kg/吨钢,轻烧白云石8~12kg/吨钢;
(8)控制转炉终点炉渣碱度为2.8~3.0,炉渣的主要成分按质量百分数包括:CaO%:30-42;SiO2%:8-15;MnO%:1.2-3;FeO%:13-25;MgO%:7-11,其余为杂质;
(9)第3炉出钢结束后,倒掉终点炉渣,进行下一个循环的冶炼;
入炉铁水0.3%<w[Si]≤0.6%时,转炉冶炼连续2炉后排渣,控制工艺参数如下:
(1)冶炼第1炉造渣时石灰加入量为30~45kg/吨钢,轻烧白云石8~12kg/吨钢;
(2)控制转炉终点炉渣碱度为3.2~3.8,炉渣的主要成分按质量百分数包括:CaO%:32-45;SiO2%:8-15;MnO%:1.2-3;FeO%:13-25;MgO%:7-11,其余为杂质;
(3)出钢结束后,保留转炉炉渣;
(4)冶炼第2炉造渣时石灰加入量为25~35kg/吨钢,轻烧白云石8~12kg/吨钢;
(5)控制转炉终点炉渣碱度为2.8~3.0,炉渣的主要成分按质量百分数包括:CaO%:30-42;SiO2%:8-15;MnO%:1.2-3;FeO%:13-25;MgO%:7-11,其余为杂质;
(6)出钢结束后,倒渣,进行下一个循环的冶炼。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充分利用造渣料所需要的石灰、轻烧白云石。转炉终点炉渣留在炉内,有利于下一炉次的化渣,由于炉渣量较大,能够利用低碱度大渣量炉渣的特点达到高碱度炉渣的脱磷效果,在节约石灰的情况下,满足转炉终点的成分控制要求。根据转炉入炉铁水中硅的质量分数,确定连续留渣的炉数为2炉或3炉,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个炉次的渣量和加料数量。该方法能够实现减少石灰消耗、降低冶炼过程吸氮的作用。
与传统的“加料→吹炼→出钢→倒渣”转炉冶炼工艺不同,该发明的优势在于循环过程中有些炉次只采取“加料→吹炼→出钢”工艺,这样不但省去了倒渣操作的时间和人工成本,还能够有效的利用冶炼后的炉渣。这种操作可减少石灰消耗25~40%,由于渣量较多,可减少转炉冶炼过程的吸氮以及金属喷溅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例用于阐述本发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以下实例采用220吨顶底复吹转炉。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95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