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成像光谱滤光片及其制备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8698.4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5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令华 |
主分类号: | G02B5/28 | 分类号: | G02B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像 光谱 滤光 及其 制备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滤光片,尤其涉及成像光谱滤光片及其制备技术。
背景技术
成像光谱系统硬件的核心器件包括照相镜头、成像光谱滤光片、成像探测器CMOS/CCD。成像镜头及成像探测器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有多种型号的产品可以选用,所以设计与制备成像光谱滤光片就成为硬件系统的关键环节。
成像光谱滤光片通常可能包含数万至数十万个像素元,并且尺寸范围在几个微米至20微米左右,所以无法想象使用机械组装的方式进行制备,而是采用半导体中的刻蚀技术与物理气相沉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在同一个基片上制备各个透射波段的像素群。
为了制备能够耐受各种恶劣环境的影响,同时保证光谱特性稳定的干涉薄膜系,通常使用荷能镀膜工艺,使得膜层的微观结构非常致密。这种结构会在膜层的断面产生张应力,导致成像光谱滤光片的形变。此形变的尺度与基片的厚度有关,基片愈厚,形变愈小,但是基片愈厚,图像会产生更大的象散,影响图像的质量。但如果使用的基片很薄(例如厚度为0.3-0.5mm), 形变增加,需要克服应力效应。
采用普通制备掩模和镀膜工艺存在的问题 :
1 陷阱效应大
在基片上制备掩模时,基片的裸露部分就构成陷阱,掩膜的厚度成为陷阱的深度。为了提高湿法刻蚀的速度,通常掩模的厚度应是膜层厚度的2倍以上。可见膜层的厚度值愈大,陷阱就愈深;而陷阱愈深,进行物理气相沉积时产生的边缘阴影效应就愈明显,像素元的有效面积就愈小。像素元的边长与厚度的比值,是表明陷阱效应的特征量。较厚的像素元,其边长不能太小;反之,高分辨率的成像光谱滤光片,其像素元的厚度应该足够小。
因此,为克服陷阱效应,在进行设计时应尽量降低膜系层的总厚度。
2 膜层的应力效应大
现有技术中,每个波长像素元的构成方式包括以下方式:
1)由相应波段的金属诱导膜系构成方式。
缺点是光谱性能较差,通带透过率偏低,过渡特性不够陡峭,容易产生信号串扰。同时膜层强度欠佳,在湿热环境中耐久性得不到保证。
2)由全介质带通膜系加截止膜系的构成方式
缺点是膜系结构复杂,总厚度偏厚,导致不能胜任较高分辨率的要求。
3)由相应波段的彩色感光胶固化构成方式。
此方案只能产生宽带通的光谱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成像光谱滤光片,并能实现一次性曝光同时输出对应于不同波长的多光谱影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成像光谱滤光片,它包括基片、像素层,其要点在于在基片的正、反两表面都覆盖有像素层。
将像素层分解到基片的两个表面,减少像素元中膜系的层数,降低膜系的总厚度,同时确保优异的光谱成像特性,结构紧凑,有效地克服了陷阱效应。
正、反两表面的像素层均为干涉薄膜系或一面为干涉薄膜系、另一面为彩色感光胶的组合。基片为光学玻璃或其他在工作波段透明的光学材料制成。
所述的干涉薄膜系是指由Nb2O5(也可用Ta2O5代替)和SiO2膜层重复相间镀膜构成,即Nb2O5和SiO2膜层相间,多次重复,但每层膜的厚度各异,利用多层膜相互之间的干涉原理,实现需要的光谱特性,干涉薄膜系的薄膜数目为20-80层。
像素层具有二维周期结构,相邻的n个波段像素为一个周期,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所述的二维周期结构是指在滤光片表面沿X或Y轴方向成像光谱滤光片按一定排列方式呈周期性排列,每个周期中包含n个不同的中心透过波长,所述每个周期波段像素只允许相应的一组波段的光通过,这组n个波段像素的几何形状和尺寸都是一样的,周期性排列的波段像素形成重复单元,该重复单元分别沿滤光片表面的X轴方向、Y轴方向重复排列,直至覆盖探测器的所有工作像素,所述周期性排列的行列数可以是几百或几千或更多。二维周期结构的排列方式是指沿Y轴方向即滤光片表面的宽度方向进行顺序排列,排好一列后再按顺序排第二列,一直到最后,最后一列不能占满时用空白格填满,形成重复单元,该重复单元分别沿表面的X轴方向、Y轴方向重复排列,直至覆盖探测器的所有工作像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令华,未经孔令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86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力耦合器
- 下一篇:一种拜耳法氧化铝生产流程物料赤泥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