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鲜枣的常温保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8259.3 | 申请日: | 201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7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尹美强;温银元;王琪凯;李娜;王玉国;赵娟;王计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7/154 | 分类号: | A23B7/154;A23B7/157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308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常温 保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果保鲜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鲜枣常温保鲜贮藏的方法。
背景技术
枣原产我国,其果实营养丰富,皮薄肉脆,酸甜适口,具有较好的鲜食特性,维生素C含量高达300~500 mg/10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0%~36%,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丰富,且富含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鲜枣皮薄、肉大、水分含量高,不耐贮藏,采后在自然状态下仅有几天的鲜脆状态,而后果肉就会失水、皱缩、软化、霉烂,维生素C大量损失,通常6天以后果实硬度开始下降,同时出现脱水萎蔫,鲜枣常温保鲜时间最多8-10天,严重影响了鲜枣的品质及销售。为提高鲜枣的鲜脆度和保鲜期,中国专利03138891.4公开了“冬枣保鲜技术”,其特点是采用次氯酸钠加虫胶已醇处理后速冻干燥,再用食用油浸泡。该方法对冬枣的护色和护味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鲜枣的鲜脆度效果较差。中国专利00136809.5公开了“脆枣保鲜方法”, 技术要点是对鲜枣进行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后在冷库中保存,可较长时间的保持鲜枣的脆硬度、风味和口感,该项技术虽然能较好地保持鲜枣的脆硬度和风味,但是,在冷库中保存的贮存条件高,运行成本高,不利在生产中大规模的推广。中国专利200810054496.5公开了“枣的保鲜方法”,技术要点是用氯化钠与白糖制成的保鲜液处理鲜枣,让保鲜液进入鲜枣内,然后在-5—-20℃条件下冷冻3-6小时,该项方法强制将保鲜液注入或压入鲜枣内,必定改变鲜枣本身的化学成分,改变鲜枣的口味,因而不是真正的物理保鲜技术。在生产实践中,果商在鲜枣刚进入白熟期就要求果农采摘,结果到消费者手中枣的口感较差,失去鲜脆的特点,营养也明显差于变红的鲜枣。因此消费者购买力明显下降,严重影响农民发展鲜食枣树品种的积极性,制约了鲜枣产业的发展。因此,研发延长鲜枣贮藏保鲜的新方法,对红枣的生产者、经销商和消费者都有积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鲜枣的常温保鲜方法,该保鲜方法安全、环保、经济,有利于鲜枣在保持品质的前提下明显延长贮藏时间。
本发明的鲜枣常温保鲜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精选鲜枣:红枣果面变红10%-60%时手工采摘,选择粒大、色鲜、无病虫害的果实,采摘时轻拿轻放,待用;
(2)将(1)准备的鲜枣用70%-80%的酒精浸泡鲜枣20-40秒或2%-4%的次氯酸钠浸泡1-3分钟,清除鲜枣表面的病虫害,待用;
(3)将(2)处理的鲜枣浸泡在保鲜剂中1-3小时,然后捞出鲜枣,摊薄铺平、晾干,装入带孔保鲜袋,封口放在阴凉处常温存放即可。
所述的保鲜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99%硝普钠0.006-0.15份、氯化钙1-4份、吐温80 0.025-0.05份、余量为水。
所述的保鲜剂优选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99%硝普钠0.015-0.09份、氯化钙2-3份、吐温80 0.025-0.03份、余量为水。
所述的带孔保鲜袋为长40-50cm、宽30-40cm、厚度30-40μm的塑料袋,塑料袋上均匀分布有8-12个孔径8-10mm的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农业大学,未经山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82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