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视差屏障的 2D/3D可切换自动立体显示设备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38233.9 | 申请日: | 2012-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2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钢;王祎君;宋悦;谢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G02F1/13357;H04N1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视差 屏障 切换 自动 立体 显示 设备 方法 | ||
1.一种2D/3D切换式自动立体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反射板;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反射板和液晶显示屏之间,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表面正对所述液晶显示屏,所述导光板的第二表面正对所述反射板;所述第一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侧壁;所述第二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且呈周期性带状分布以使所述第一表面形成为光栅;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通过所述光栅以显示3D图像,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显示2D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2D/3D切换式自动立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光栅的参数为:
其中所述光栅的透光部分的宽度为Ww,所述光栅的光栅常数为W,Wp为所述液晶显示屏的像素的宽度,K为视点的数目,Q为两个相邻的所述视点的间距,L为所述液晶显示屏到所述视点的距离,D为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到所述液晶显示屏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2D/3D切换式自动立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光源是发光二极管、冷阴极管或有机发光二极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2D/3D切换式自动立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光源包括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形成所述光栅的不透光部分,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面正对所述液晶显示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2D/3D切换式自动立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不透光的金属阴极层,所述金属阴极层正对所述导光板的第二表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2D/3D切换式自动立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表面是平面,所述第二光源设置在所述平面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2D/3D切换式自动立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具有凹槽,所述第二光源嵌在所述凹槽内。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2D/3D切换式自动立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上具有散射图样以散射来自所述第一光源的光。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2D/3D切换式自动立体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散射图样是油墨网点或三维微结构。
10.一种2D/3D切换式自动立体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导光板设置在液晶显示屏和反射板之间,在所述导光板的侧壁设置第一光源,在所述导光板正对着所述液晶显示屏的第一表面上设置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呈周期性带状分布以使所述第一表面形成为光栅,所述光栅的参数为:
其中所述光栅的透光部分的宽度为Ww,所述光栅的光栅常数为W,Wp为所述液晶显示屏的像素的宽度,K为视点的数目,Q为两个相邻的所述视点的间距,L为所述液晶显示屏到所述视点的距离,D为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到所述液晶显示屏的距离;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所述光栅以显示3D图像,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显示2D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823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拉杆控制游戏流程的方法
- 下一篇:吴茱萸次碱类化合物的新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