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碳低硅铝镇静钢中氧的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6263.6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2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健鹏;孙树林;刘凯;吴维轩;沈继胜;王春峰;邹立雄;金奎;赵勇;黄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 | 分类号: | C21C7/0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碳低硅铝 镇静钢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水中硅的控制方法,具体属于低碳低硅铝镇静钢中氧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低碳低硅铝镇静钢冶炼主要采用低S铁水→转炉终点高氧高温出钢→炉后出钢脱氧(合金化脱氧、铝脱氧)→钢包炉脱氧精炼(铝脱氧)及通过在钢包底部吹入小流量的氩气进行钢水软吹净化→铸成钢坯。由于在钢包炉精炼脱硫过程中脱氧深度很难控制,造成熔渣脱氧过深而导致硅的控制困难,同时存在对铁水含S要求严格,脱氧工艺线路长而造成铝耗大,精炼炉脱硫能力因受Si的影响不能有效发挥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通过在钢包炉精炼过程中控制铝量、氩气流量和搅拌时间,从而提高在脱硫精炼过程中对硅的控制能力,提高钢包炉精确的控氧能力,并降低铝耗,提高产品合格率的一种低碳低硅铝镇静钢中氧的控制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
一种低碳低硅铝镇静钢中氧的控制方法,其步骤:
1)进行铁水预处理及转炉炼钢;
2)进行炉外精炼:
a)在精炼开始后的10分钟内,按照 0.4—0.8公斤/吨钢第一次加铝,其中,在钢水中加入铝线,加入量占本次加入铝总重量的50~100%;在钢渣中加入铝丸,其加入量为本次加入铝总重量的0~50%;并同时在钢水中吹氩搅拌,吹入量控制在600~1000Nl/min,时间为3~5分钟;
b) 在精炼到20~30分钟内,按照0.2—0.4公斤/吨钢进行第二次加铝,其中,在钢水中加入铝线,加入量占本次加入铝总重量的50~70%;在钢渣中加入铝丸,其加入量为本次加入总重量的30~50%;并继续在钢水中吹氩搅拌,吹入氩量控制在800~1200Nl/min,时间为5~10分钟;
c)在精炼到35~45分钟内,当钢液中的Als达到设定值时,则不再加入铝;当Als未到设定值时,则按照0.1—0.3公斤/吨钢进行第三次加铝,其全部为铝线;并继续吹氩搅拌,当钢中的S含量在80~120ppm时,吹氩量控制在800~1000Nl/min,时间为1~3分钟;当钢中的S含量在50~80ppm时,吹氩量控制在200~600Nl/min,时间为1~2分钟;
3)进行软吹净化;
4)铸成钢坯待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降低了产品中的硅含量,即由原来的平均硅含量在0.018%减少到平均值为0.012%,显著减少了因含硅高而造成的改钢现象,提高了经济效益;减少了钢包炉脱硫时吹氩强搅拌对Als的损失,降低了Al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低碳低硅铝镇静钢中氧的控制方法,其步骤:
1)进行铁水预处理及炼钢;
2)进行炉外精炼:
a)在精炼开始后的4分钟内,按照0.50公斤/吨钢第一次加铝,其中,在钢水中加入铝线,加入量占本次加入铝总重量的95%;在钢渣中加入铝丸,其加入量为本次剩余的5%;并同时在钢水中吹氩搅拌,吹入量控制在600Nl/min,时间为3分钟;
b) 在精炼到20分钟时,按照0.4公斤/吨钢进行第二次加铝,其中,在钢水中加入铝线,加入量占本次加入铝总重量的50%;在钢渣中加入铝丸,其加入量为本次剩余的50%;并继续在钢水中吹氩搅拌,吹入氩量控制在1200Nl/min,时间为10分钟;
c)在精炼到35分钟时,由于钢液中的Als达到设定值,则不进行本次加铝;
3)进行软吹净化;
4)铸成钢坯待用。
实施例2
一种低碳低硅铝镇静钢中氧的控制方法,其步骤:
1)进行铁水预处理及炼钢;
2)进行炉外精炼:
a)在精炼开始后的5分钟内,按照0.60 公斤/吨钢第一次加铝,其中,在钢水中加入铝线,加入量占本次加入铝总重量的80%;在钢渣中加入铝丸,其加入量为本次剩余的20%;并同时在钢水中吹氩搅拌,吹入量控制在700Nl/min,时间为3.5分钟;
b) 在精炼到22分钟时,按照0.3公斤/吨钢进行第二次加铝,其中,在钢水中加入铝线,加入量占本次总加入铝量的55%;在钢渣中加入铝丸,其加入量为本次的剩余45%;并继续在钢水中吹氩搅拌,吹入氩量控制在1100Nl/min,时间为9分钟;
c)在精炼到38分钟时,由于钢液中的Als未到设定值,则按照0.2公斤/吨钢进行第三次加铝,全部为铝线;由于钢液中的S含量在90ppm,吹氩量控制在800Nl/min,时间为2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62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