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副产反式脂肪酸的植物油精制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5859.4 | 申请日: | 200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3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克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FOR-C |
主分类号: | C11B3/10 | 分类号: | C11B3/10;C11C3/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郭煜;高旭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副产 反式 脂肪酸 植物油 精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不副产反式脂肪酸的植物油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工序:
(1)将压榨植物种子得到的原油由填充有活性炭的柱的上部导入柱内;
(2)利用重力使之在柱内向下移动,通过邻接活性炭层底部设置的具有13-45μm孔径的第1滤布,再通过在该第1滤布下游侧、隔着未填充活性炭的空间设置的孔径8-13μm的第2滤布,由柱排出;
(3)将由柱排出的油导入设置有3-7μm孔径滤器的活性炭分离装置中,利用抽吸力,将不含有活性炭微粉末的油由该分离装置取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采用下述工序:
(4)将得到的油导入填充有氢的塔内,由塔上部向下方喷雾,使之在50℃以下的温度下与氢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植物油是山茶油。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工序(3)中,使之由孔径大的开始依次透过具有不同孔径滤器的2个以上活性炭分离装置。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由上述工序(2)排出的油的酸价为0.01-1.5。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得到的油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于0.1%。
7.一种精制植物油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a)植物油精制生产线,其并列且可相互切换设置至少2个植物油精制柱,所述植物油精制柱是上部有来源于植物的原油的导入口、底部有精制后植物油的排出口的纵型柱,设置有13-45μm孔径的第1滤布、在该第1滤布上面的柱内空间填充有活性炭的活性炭层、以及在柱内的底部且在上述第1滤布下游侧、隔着未填充活性炭的空间设置的孔径8-13μm的第2滤布;
以及
(b)活性炭分离装置,其具有精制后植物油的导入口和排出口,在内部设置有用于除去残留于精制植物油中的活性炭的滤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精制植物油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c)喷雾塔,其具有植物油喷雾喷嘴、氢气导入口和植物油排出口,用于使内部填充的氢气与喷雾的植物油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FOR-C,未经株式会社FOR-C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585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