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乡生态规划的生态适宜性分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4934.5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2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饶戎;董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乡 生态 规划 适宜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科学和城市生态规划领域,特别是涉及利用生态类因子进行定量化分区的方法。
背景技术
城乡生态规划的生态适宜性分析方法,是针对我国《城乡规划法》中据法定地位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规划而进行的生态分析,是城乡生态规划的核心分析方法;也是城乡生态规划特别针对城市规划专业技术体系的一种空间生态分析方法。它由城市规划区域及其周边的自然因素决定,通过分类分析、研究和评价涉及地质、水资源、植物、土地利用四大自然生态资源状态和生态效应等各项特征要素的集合,将对未来城乡生态规划规划具有影响的对象中选择几类主导类因子集合进行赋权重值叠加,定量评价,从而为生态资源研究和生态适宜性评价提供依据,并针对城乡规划进行数据处理,使其为城乡生态规划的编制提供核心依据,丰富了城市生态规划中综合生态评价的技术手段。
与其他专业的生态适宜性分析不同,生态规划的生态适宜性是针对城市规划的,依据城市规划进行区域划分、选择主导因素,赋予因子赋值尺度。最终分析结果落实到空间上,面域大小和精度的选择与城乡规划的尺度与深度的相匹配。
目前生态适宜分析方法代表性主要有以下几种:
(1)麦克哈格(Ian McHarg)的适宜性层次叠加分析(也称千层饼法):将景观作为一个包括地质、地形、水文、土地利用、植物、野生动物和气候等决定性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来看待的观点。强调了景观规划应该遵从自然固有的价值和自然过程,完善了以因子分层分析和地图叠加技术为核心的生态主义规划方法,麦克哈格称之为“千层饼模式“。
(2)弗雷德里克.斯坦纳(Frederick Steiner)的分析适宜性分析:强调生态学深入研究景观过程、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强化了社会过程,认为适宜性分析代表了一个受法律保护的、合理的过程。该过程能够在改善人类福利状况的同时,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这些功能相互联系形成了景观优化利用或土地利用决策和实施的组织性框架。
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较少从城市规划管理实施角度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一般不能为管理提供标准。其二不同因素叠加结合形成适应性分析的合成图,不能反映个性特征和要素结合之间存在的互相依赖性和关联性。无法与中国现有的城市规划技术体系衔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用的商业选择。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利用生态类因子进行定量化分区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生态类因子进行定量化分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在目标区域内针对多个生态单因子进行调查测量,建立生态规划的生态类因子库;步骤S200,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所述生态单因子的权重值;步骤S300,采用GIS将所述多个生态单因子进行互相叠加;步骤S400,对每个所述生态单因子加权平均得到生态类因子分析结果;和步骤S500,采用强制正态分布法将所述生态类因子分析结果分类以完成生态类因子分析图,从而对目标区域进行定量化分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生态类因子进行定量化分区的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数量化体系,定量化的针对目标区域的生态类因子进行分析,克服城乡生态规划中生态类因子评价中存在的对生态资源评价不全面和无法直接指导规划建设的缺陷,提出了数量化的生态类因子评价方法,并与城市规划的技术体系对接,丰富了城市规划中生态评价的规划技术手段。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用生态类因子进行定量化分区的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多个生态单因子包括地质类因子、水文水资源类因子、生物类因子、土地利用类因子4个生态单因子。
步骤S201,比较各个生态单因子对目标zz(生态适宜性)的影响,从而确定它们在z中所占的比重,每次取两个因素yi和yj用aij表示yi与yj对z的影响程度之比,按1~9的比例标度来度量aij,用数字1~9及其倒数作为标度,按表1所示数量化每个生态单因子的重要值和影响性的区别得到权重值,
表1权重比较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49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