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中背电极的导电浆料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3348.9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3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锋;方惠;傅坚;包娜;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晶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22 | 分类号: | H01B1/22;H01B1/16;H01L31/022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晶体 太阳能电池 电极 导电 浆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中背电极的导电浆料,属于太阳能电池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用背银浆料含银量一般在60%以上,银含量较高,给电池片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用贱金属取代部分或全部银是个重要的降低成本的思路,但这些贱金属无法同时具有银易烧结、难氧化、难扩散、高导电和易焊接的优势。因此,如何保证降低含银量的同时,保持现有的产品性能成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中背电极的导电浆料,此导电浆料保持了现有技术性能同时,大大降低了导电浆料成本,从而提升了硅晶太阳能电池竞争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中背电极的导电浆料,所述导电浆料由下列质量百分含量的材料组成:
银粉 30%~60%;
含锌复合剂 1%~25%;
无铅玻璃粉 1%~5%;
有机粘结相 25%~50%;
所述银粉粒径0.5~4μm;
所述含锌复合剂为粒径0.5~4μm的锌粉和有机锌添加剂按照4:0.1~1重量份比例形成的混合物;
所述有机粘结相为乙基纤维素溶于由丁基卡必醇醋酸酯和萜品醇组成的混合溶剂所形成的有机粘结,所述乙基纤维素、丁基卡必醇醋酸酯、萜品醇重量份比例为1:5:4。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导电浆料在高速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后,经三辊研磨机中研磨,形成颗粒细度10μm以下、粘度为80~100Pa·s的导电浆料。
2、上述方案中,所述锌粉为球状、鳞片状、球片状锌粉中的至少一种。
3、上述方案中,所述有机锌添加剂为硬脂酸锌、柠檬酸锌、甲基丙烯酸锌和乙酰丙酮锌中的一种。
4、上述方案中,所述锌粉的振实密度≥3g/cm3。
5、上述方案中,所述有机粘结相在70℃水浴搅拌形成。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本发明导电浆料保持了现有技术性能同时,大大降低了导电浆料成本,从而提升了硅晶太阳能电池竞争力,在降低了银含量的同时,电性能和焊接拉力均表现良好;其次,特定含量组分的含锌复合剂为粒径0.5~4μm的锌粉和有机锌形成的混合含锌复合剂,有利于在电性能方面改善现有产品性能,保证本发明背银平均效率均在17%以上,这与目前主流产品转换率持平;焊接性能方面也都可以通过行业内的3N的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5:一种用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中背电极的导电浆料,所述导电浆料如表1所示: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晶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晶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33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钢进行冶炼、还原、合金化和处理的方法
- 下一篇:玉米种子烘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