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4位-1H-1,2,3-三唑-β-内酰胺衍生物的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32453.0 申请日: 2012-05-02
公开(公告)号: CN102670594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9
发明(设计)人: 张宏;雷鸣;陈小微;詹祖金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1/4192 分类号: A61K31/4192;A61P35/00
代理公司: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代理人: 张法高
地址: 310027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内酰胺 衍生物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4位-1H-1,2,3-三唑-β-内酰胺衍生物的用途,该类化合物可以抑制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生物活性,具有潜在的抗癌药物用途。

背景技术

抗癌药物一直是药物研发的热点领域,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癌药普遍存在疗效低、毒副作用大、易产生多药耐药性等缺点,因此寻找高效低毒并能抗耐药性的新型抗癌药物具有重大意义。

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而位居第三位。[1]我国大陆每年约11万人死于肝癌,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一半左右。[2]近年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上一般采取手术及放、化疗等治疗方法[3],但这些治疗措施均有局限性和不良反应。特别是化疗药物,其不良反应产生于缺乏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即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损害造血系统和胃肠道系统。有些药物对心脏、肝脏有明显的毒性,化疗还可产生延迟或远期的不良反应。因此研发高效低毒的抗肝癌药对于治疗该类恶性肿瘤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有文献报道1,2,3-三唑环与β-内酰胺环相连得到的化合物具有多种抗肺癌、白血病和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我们开展的4位-1H-1,2,3-三唑-β-内酰胺衍生物合成[6]和生物活性研究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良好抗肝癌活性,是潜在的治疗肝癌药物。

参考文献:

[1]白雪峰,吴拥军.常用肿瘤标志物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现状[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5):473-475.

[2]Jemal,A.;Bray,F.;Melissa M.;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11,61:69-90.

[3]常丽丽,张静,张贵玲.肝癌治疗的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2010,3(24):90-91.

[4]Singh P,Raj R,Kumar V,Mahajan MP,Bedi PMS,Kaur T,Saxena AK.1,2,3-triazole tethered β-lactam-chalcone bifunctional hybrids:Synthesis and anticancer evaluation.Eur.J.Med.Chem.,2012,47:594-600.

[5]Wang XL,WanK,Zhou CH.Synthesis of novel sulfanilamide-derived 1,2,3-triazoles and their evaluation for antibacterial and antifungal activities.Eur.J.Med.Chem.,2010,45(8):4631-4639.

[6]MingLei,Wangze Song,Zujin Zhan,Sunliang Cui,Fangrui Zhong.Multicomponent reactions stereo-and regioselective three-component reaction in water:synthesis of triazole substitutedβ-lactams via click chemistry.Lett.Org.Chem.2011,8:163-169.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4位-1H-1,2,3-三唑-β-内酰胺衍生物的用途。

4位-1H-1,2,3-三唑-β-内酰胺衍生物用于制备抗肝癌的药物。

所述的4位-1H-1,2,3-三唑-β-内酰胺衍生物为:

4位-1H-1,2,3-三唑-β-内酰胺衍生物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体外活性测试表明,该化合物对肝癌细胞HepG2具有较强增殖抑制活性,因此是一种潜在的抗癌药物,具有制备抗癌药物制剂的用途。

具体实施方式

4位-1H-1,2,3-三唑-β-内酰胺衍生物用于制备抗肝癌的药物。

所述的4位-1H-1,2,3-三唑-β-内酰胺衍生物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24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