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块料装载机自动调节门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1729.3 | 申请日: | 2012-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2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苏连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嘉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8 | 分类号: | B66F9/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唐绍烈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载 自动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块料装载机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块料装载机自动调节门架。
背景技术
块料装载机广泛应用于仓储、造纸、包装、印刷、烟草、家电、酒和饮料、毛棉纺织、港口码头,铁路、汽车制造、钢铁冶炼、化工和建筑等行业。在现有的块料装载机中的门架是叉车取物装置的主要承重结构,由内门架、外门架、货叉架(起到支撑作用,也称作“货叉支撑板”)、货叉、链轮、链条、起升油缸和倾斜油缸等组成。货叉通过货叉销直接固定安装在货叉架上,相当于挂装在叉车上的机械手,使块料装载机成为一种多用途高效率的物料搬运工具,能对几乎任何可以想象到的搬运对象进行叉、夹、推、拉、侧移和旋转等作业,例如,可以进行装卸物料、堆垛物料和短距离运输物料等,从而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避免产品破损,节省仓储空间。但是,两个货叉的高度是固定的,均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不可以调节货叉的高低,此种结构在遇到异形的物料或者需要在异形地势上使用时,由于货叉的高度固定不可调节,叉装难度大,不容易叉装,会影响块料装载机的叉装效率。
因此,本发明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研发出一种块料装载机自动调节门架,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块料装载机自动调节门架,可以自调节货叉高度,提高叉装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块料装载机自动调节门架,货叉上设有销孔,一个货叉销穿设固定在一个货叉销孔中,货叉销的两端露出货叉的销孔外,对于一个货叉销在货叉支撑板上对应设有一组内侧自调节孔和外侧自调节孔;货叉销的一端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插置在货叉支撑板的内侧自调节孔中,另一端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插置在货叉支撑板的外侧自调节孔中。
优选的,内侧自调节孔与外侧自调节孔的形状、大小相同,位于货叉支撑板的同一高度上。
优选的,内侧自调节孔与外侧自调节孔呈直槽口形状。
优选的,货叉销上还安装有防止货叉销脱离内侧自调节孔的紧固环。
优选的,货叉支撑板上还设有保护板,保护板安装于货叉支撑板的外侧,保护板设有第二外侧自调节孔,第二外侧自调节孔与货叉支撑板的外侧自调节孔之间具有间隙,并且处于同一高度上,插置在货叉支撑板外侧自调节孔中的货叉销同时插置在第二外侧自调节孔中。
优选的,在货叉支撑板上具有两个竖短板和两个竖长板,两个竖短板位于两个竖长板之间,两个竖长板通过门架横梁固定连接,两个竖短板固定在门架横梁上;内侧自调节孔设置在竖短板上,外侧自调节孔设置在竖长板上;内侧自调节孔与外侧自调节孔位于货叉支撑板的同一高度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因货叉销是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插置在货叉支撑板的内侧自调节孔和外侧自调节孔中,当遇到异形物料或者异形地势时,可以自调节货叉的高度,提高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3是在非平地使用本发明的状态图一;
图4是在非平地使用本发明的状态图二。
标号说明
货叉1 销孔11
第一货叉12 第二货叉13
货叉销2 内侧活动段21
外侧活动段22 固定段23
第一货叉销24 第二货叉销25
货叉支撑板3 内侧自调节孔31
外侧自调节孔32 保护板33
第二外侧自调节孔331 竖短板34
竖长板35 门架横梁36
紧固环4 间隙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揭示的一种块料装载机自动调节门架,货叉1上设有销孔11,一个货叉销2穿设固定在一个货叉1的销孔11中,货叉销2的两端露出货叉1的销孔11外。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货叉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是第一货叉12和第二货叉13。同时,货叉销2的数量为两个,第一货叉销24和第二货叉销25。第一货叉销24固定在第一货叉12上,第二货叉销25固定在第二货叉1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嘉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嘉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17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