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型钢卷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8725.X | 申请日: | 201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8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毕京玺;李波;刘云明;史晓晖;王书博;亓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莱芜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8 | 分类号: | B21D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U型钢卷弧装置,其特征是:由电动机通过减速机,带动下卷模转动,实现U型钢的移动;上卷模经丝杠与螺纹套的压紧与调节,实现卷制不同曲率半径圆弧的U型钢。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巷道的U型钢拱形可缩性支架,是将U型钢弯制成圆弧形,用支架卡缆、螺栓组装而成,其中圆弧形U型钢是主要和关键部件。目前国内U型钢弧形的制作没有专用设备或装置,通常是根据U型钢外形及不同的曲率半径,铸造加工成不同规格的上、下胎具,并将其安装在300吨及以上的油压机上来制作。现有制作方法存在以下问题:a、没有专用装置,所用油压机体积大、能耗高,且不能移动作业b、不同曲率半径的U型钢圆弧必须用不同规格的胎具进行制作,制造成本高;c、一种圆弧段U型钢的制造须经多次压碾,才能成型,成型后尺寸精度差、外观不平整光滑;d、人工移动U型钢费时费力、且很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制造U型钢圆弧段的种种不足,提供一种U型钢卷弧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a、锻造直径约400mm左右的三件滚轮经过加工、热处理后作为上、下卷模,构成对U型钢定位和移动机构;b、U型钢的压紧和曲率半径的调整是采用一对螺旋副机构,将其螺旋运动变为直线运动,带动上卷模上、下移动;c、两下卷模的同步转动是采用两件模数和齿数相同的平行轴齿轮传动机构来实现的;d、采用电机、减速机机构实现动力输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特点是:同一套卷模能够卷制不同曲率半径的圆弧;制造成本低;卷弧装置体积小、结构紧凑,且能移动作业;增加了使用范围;成型后尺寸精度高,外观平整光滑;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且操作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U型钢卷弧装置示意图。
图中1.电机,2.减速机,3.丝杠,4.上卷模,5.螺纹套,6、轴1,7、滑块,8、轴2,9,支架,10、底座,11、下卷模,12、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减速机(2)、支架(9)与底座(10)联接在一起;上卷模(4)安装在轴1(6)上,轴1(6)两端安装在滑块(7)内,滑块(7)与丝杠(3)联接在一起,通过丝杠(3)在固定螺纹套(5)中的旋转带动滑块(7),实现上卷模上下直线运动;两件下卷模(11)安装在轴2(8)上,两端支撑于两支架(9)中;U型钢放置在两下卷模(11)上,根据需要制作U型钢的曲率半径与丝杠螺距的关系,计算出上卷模(4)上下移动的距离,同时将U型钢压紧固定在上卷模(4)与两件下卷模(11)之间;减速机(2)输出端齿轮与安装在轴2(8)一端的两件齿轮(12)相啮合,齿轮转动时带动两下卷模(11)同向转动,从而带动压紧在其上的U型钢转动,实现圆弧一次卷制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莱芜煤矿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莱芜煤矿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87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抓纱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导体多根单线加热旋转工艺及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