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混合煤气热值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5879.3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4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尚伟;于延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本溪钢铁(集团)信息自动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G05B11/42 |
代理公司: | 本溪新科专利事务所 21117 | 代理人: | 何军 |
地址: | 117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混合 煤气 热值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混合煤气热值的方法。
背景技术
混合煤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煤气经混合后所组成的气体,用于满足用户需要的热值煤气。为了调整煤气的热值,由混合站将高热值煤气和低热值煤气混合后以使其输出的煤气达到用户所需的热值煤气,且由混合站输出的混合煤气的热值和流量必须稳定,因此,煤气混合站设有热值和流量等调节设备对煤气进行调节。热值调节通常采用高发热值煤气和低发热值煤气这两种不同热值煤气,经过两条并联管路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配比,以供给前端用户使用。
混合站具有一个用于煤气混合室,在煤气混合室的输入端设置有高发热值煤气和低发热值煤气两条煤气输入管路,在其的输出端安装有热值仪。在现有技术中,检测混合煤气热值的方法首先是将用户需要的热值做为设定值输入到可编程控制器内,再将热值仪检测出的热值作为反馈值送入可编程控制器内,可编程控制器比较设定值与反馈值之差,通过调节高热值煤气管道上的调节阀开度以控制高热值煤气的配入量,让出口混合煤气热值检测值等于预先的设定值,由此达到控制出口热值的目的。但是,由于热值仪设置在煤气混合室的输出端,当用其检测到的煤气热值与设定值存在差距时,即便可以快速地调节高热值煤气管道上的调节阀开度,而煤气混合室内保存的煤气热值不能被调整后输出,所以,利用该种检测混合煤气热值的方法调整输出煤气热值具有滞后性,会使输出煤气的热值不稳定;同时,因热值仪是为可编程控制器提供反馈值的唯一部件,如果不频繁维护,其出现故障时,热值仪就会输出固定的下限值,这会导致高热值煤气管道上的调节阀百分百开度,致使调节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利用混合站输入端煤气热值和流量作为反馈值的方式来解决滞后性和调节不利等问题的用于控制混合煤气热值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出的控制混合煤气热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用户所需煤气的热值和流量作为设定值输入到可编程控制器中,然后分别检测出每一根煤气管路内煤气的流量和热值并将其输入到可编程控制器中,利用可编程控制器计算出混合煤气的热值作为反馈值,再将反馈值和设定值输入到调节器中,调节器用反馈值和设定值相比较后所得的差值调整调节阀位的开度。
所述煤气采用高热值煤气和低热值煤气,可编程控制器计算两种煤气的反馈值采用以下公式:
式中:,
本发明所提出的控制混合煤气热值的方法是在煤气输入到混合站前先检测煤气热值和流量,如果混合后的煤气热值和流量与设定值存在差距,输入的煤气在没有进入混合站前就可以调整,所以,采用该种方法控制输出煤气热值和流量速度相当快,且输出煤气的热值相对稳定;同时,因检测的煤气热值和流量可以从流量孔板直接检测,而流量孔板是一种不易损坏的部件,不用频繁维护,所以,该种方法不会出现调节阀失控问题,可降低混合煤气热值和流量的检测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所提出的控制混合煤气热值的方法中混合站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附图2是控制组件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这两个附图给出本发明所提出的控制混合煤气热值的方法工艺流程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混合站包括煤气混合室1,该煤气混合室1的输入端设置有两条煤气输入管路,其中,煤气输入管路是高热值煤气管路2,煤气输入管路是低热值煤气管路3,在高热值煤气管路2和低热值煤气管路3上均安装有一个调节阀4和流量孔板5。控制组件包括可编程控制器PLC和调节器PID。
在控制混合煤气热值和流量时,先将用户所需煤气的热值和流量作为设定值输入到可编程控制器PLC中,然后通过流量孔板5分别检测出高热值煤气管路2和低热值煤气管路3内煤气的流量和热值,并将检测的煤气热值和流量数据输入到可编程控制器PLC内,可编程控制器PLC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混合煤气热值:
式中:,
将计算出混合煤气的热值作为反馈值,再将反馈值和设定值输入到调节器PID中,调节器PID用反馈值和设定值相比较后所得的差值调整调节阀位4的开度,从而使反馈值与设定值之间的差距缩小或接近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本溪钢铁(集团)信息自动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本溪钢铁(集团)信息自动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58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器
- 下一篇:带凸点圆片键合的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