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玩具智能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5826.1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1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通孚轻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30/04 | 分类号: | A63H30/04;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张慧清 |
地址: | 210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玩具 智能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玩具领域的控制方法,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玩具智能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教育,娱乐软件,都是利用智能终端的显示装置,发声装置来显示内容的。这些方式都是二维平面的。互动程度相对于传统的电子书有一定的改进。但是,其互动受到载体的限制。不能为使用者提供三维立体的,有质感的感官刺激。
传统的声音,图像识别玩具的工作模式是主动向外界搜索信号的,基于其工作原理,有以下缺点:
- 语音识别容易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和干扰,如:音量大小,音源方向,方言,发音人吐字不清等。
- 传统的人脸识别或图像识别容易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和干扰,如:目标的尺寸,距离,方向,光线,成本等。
- 受识别装置准确率,效率的影响;受处理器处理信号的准确率,效率的影响,会导致反应滞后或无反应的现象。
现有的教育,娱乐内容制作机构,主要是以内容作为产品的主要属性的,内容并不能与三维的产品同步,从而使得接受者体验弱,记忆不深刻。
科学研究证明:
- 多感官的同时刺激会强化人的认知程度,加深记忆。
- 听觉在特定的条件下起到对情绪,想象更大的影响及作用。如:音乐会,临睡前父母给孩子将故事等。而且在其他感官在特定环境下被弱化的时候,听觉的作用会被放大,从而使接受者体验更深刻,记忆更牢固。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传统的智能终端教育软件均为二维平面式教育软件,接受者体验弱,记忆不深刻,教育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玩具智能控制方法,所述的智能控制方法是以动作,声音信号作为出发点,将信号预设输入至播放设备后,在播放设备进行播放的过程中,实时地经过播放设备与CPU之间的数据转换,重新反应在玩具的控制方法,所述的智能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预设信号的内容素材输入至播放设备;
2)播放设备发出实时动作信号,并由CPU接收处理;
3)CPU将接收来的信息进行处理,
所述步骤2)中,包括有线和无线两种接收方式,
2-1)有线接收方式:播放设备与CPU之间通过数据连接线联通形成有线的数据接收方式,
2-2)无线接收方式:
2-2-1)首先播放设备通过信号处理装置,将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并通过发射装置输出为射频信号;
2-2-2)在玩具终端的智能终端接收装置,接收到射频信号后,通过接收器识别信号,并且通过前端解码将射频信号转换为CPU可识别的数据信号;
从而形成无线的数据接收方式;
所述步骤3)中,CPU发出两种类型的信号,
3-1)动作指令信号:CPU将数据信号与预设程序内的信号进行匹配,当相互匹配,即为可识别信号时,玩具根据CPU的指示做出相应地预设动作,当不能匹配,即为不可识别信号时,玩具不动作,信号失效;
3-2)声音指令信号:CPU将数据信号输入至语音集成电路中,通过对集成电路的控制发出相应的声音。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步骤:
2-0)模式选择,根据不同的接收方式,首先对CPU的接收模式进行选择。
更为优化地,所述步骤3-1)中,当玩具根据CPU的指示做出相应地预设动作后,还生成有反馈信号,所述反馈信号返回至CPU中。
在本发明中,播放设备是指电视、CD、VCD、DVD等其他目前现有的可以用于视频或者音频播放的各种设备,在此就不再累述。
将预设信号的内容素材输入至播放设备,采用一般传统的播放设备的输入方式即可,譬如输入端子,或者USB等方式。
本发明中所指的数据连线指的是目前市售的可以与对应的播放设备和CPU连接的一些数据连接线,其接口均为常规的接口设置,譬如常用的3.5音频线或者是RCA音频线。
本发明中所指的信号处理装置、信号发射装置,主要完成信号由数据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以及进一步将信号发射的功能,只要可以完成本功能的市售产品,都可以适用于本发明,譬如说成对的433MHz无线发射器以及无线接收器。
本发明所指的信号接收装置,以及接收器的前端解码均为现有的成熟技术,在本发明只要可以实现无线数据的接收、解码均可以用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通孚轻纺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通孚轻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58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