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丛枝菌根真菌技术恢复稀土尾矿植被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5698.0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0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赵仁鑫;付瑞英;赵文静;赵吉;王立新;张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21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菌根 真菌 技术 恢复 稀土 尾矿 植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应用丛枝菌根真菌技术进行废弃稀土尾矿植被生态恢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成矿条件有利、矿床类型齐全、分布面广且相对集中。全国三分之二的省区都发现有稀土矿床,矿区达130个以上,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江西、广东、四川、山东、贵州等省区,形成北、南、西、东的分布格局,并且有北轻稀土南重稀土的分布特点。中国稀土产业在世界上占有资源储量、稀土产量、稀土销售量和稀土用量四个第一。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可以大量供应不同品种及不同品级稀土产品的国家,在世界稀土市场上具有支配和主导地位。稀土被称为“工业黄金”,我国对稀土的应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迄今为止的半个世纪里,稀土元素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冶金、石化、新材料等领域,已涉及国民经济中14个领域,近40个行业。我国稀土产量占全球80%以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开采国。大量稀土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仍是以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稀土矿山的开采中,任意堆积的稀土尾矿和残渣中不仅仍含有大量的稀土,同时还含有与矿物伴生的重金属元素,如果不经妥善处理或不加防护措施,稀土和重金属势必发生迁移转化,对矿区和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受高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拉动,对稀土材料的需求将会迅速增加,可以预想中国不但将继续主导稀土原料市场,而且将在稀土新材料的供应方面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稀土生产带来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日趋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稀土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降低了我国稀土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严重阻碍了稀土在我国继续发挥其资源优势的作用。其中,稀土尾矿导致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最为严重,目前仍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因此,在我国深入的开展稀土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的研究是十分迫切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结果将对解决我国稀土矿藏开采所带来的生态与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保护矿区居民生活环境的长远大局出发,也迫切需要研究治理稀土尾矿废弃地的可行技术,但迄今为止针对稀土尾矿废弃地尚没有可行的经济、高效、实用的原位治理技术。
我国的矿产资源利用率很低,其总回收率比发达国家低20%。因此,在我国长期的大规模采矿活动已导致了大量的废弃尾矿,是引发重大环境问题的污染源。其突出表现在侵占土地资源、植被破坏、土地退化、沙漠化以及粉尘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在得不到及时治理的情况下,尾矿的排放和堆存会对矿区生态环境产生一系列深远的环境问题,制约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并危及农牧业生产和人体健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大学,未经内蒙古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56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生产乙酸正丙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