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丛枝菌根真菌技术恢复稀土尾矿植被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5698.0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0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赵仁鑫;付瑞英;赵文静;赵吉;王立新;张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21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菌根 真菌 技术 恢复 稀土 尾矿 植被 方法 | ||
1.一种应用丛枝菌根真菌技术恢复稀土尾矿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丛枝菌根真菌的接种剂;
(2)在稀土尾矿砂上覆土4~16厘米;
(3)在表土下2~4厘米处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接种剂,施入剂量为每亩10~60公斤;
(4)在已覆土的稀土尾矿表层撒播粮食作物的种子,种植密度为每平方米2~5行,每行3~7株;
(5)进行正常的田间水分管理和施肥管理;
(6)植物生长60~180天后,收获植物体,进行后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丛枝菌根真菌技术恢复稀土尾矿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步中丛枝菌根真菌包括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聚丛球囊霉(Glomus aggregatum)、苏格兰球囊霉(Glomus caledonium)、扭形球囊霉(Glomus tortuosum)、透光球囊霉(Glomus diaphan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丛枝菌根真菌技术恢复稀土尾矿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准备接种剂,包括制备接种剂,方法是将丛枝菌根真菌的菌种以玉米和三叶草为宿主扩繁,扩繁基质为沙土(河沙∶低磷土质量比为1∶1),扩繁后取其含有丛枝菌根真菌孢子、根外菌丝及被侵染寄主植物根段的根际土为接种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丛枝菌根真菌技术恢复稀土尾矿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粮食作物种子包括玉米(Zea mays L.)、高粱(Sorghum bicolor(Linn.)Moench)、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丛枝菌根真菌技术恢复稀土尾矿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正常的田间水分管理为植物全生长期共浇水3~6次,分别在四月中旬、6月中旬、7月初、7月中下旬、8月中旬和9月初期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丛枝菌根真菌技术恢复稀土尾矿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正常的田间施肥管理为每亩施用尿素20~50公斤,磷酸二铵8~15公斤,氯化钾10~15公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丛枝菌根真菌技术恢复稀土尾矿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进行后处理为收获的植物晒干后测定相关指标,如符合《饲料卫生标准》可作牲畜饲料,如不符合相关标准转移后集中焚烧填埋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大学,未经内蒙古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56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生产乙酸正丙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