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张力调节功能的砖块搬运用手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4392.3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0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长燮 |
主分类号: | B62B1/14 | 分类号: | B62B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张力 调节 功能 砖块 搬运 用手 推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砖块搬运用手推车,特别是砖块易装车,砖块运到特定地点后,在地面或底板卸车时,展开装置展开底板结构,其底板结构从两侧支撑砖块底面一部分,砖块更容易卸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利用手推车搬运砖块需要以下步骤。首先将砖块整齐或随意的装车,其次将手推车推到目的地,最后将手推车翻倒,把砖块无序的卸下来。这种卸车过程造成砖块破坏,并且由于卸下的砖块无序散落,占据的空间比整齐放置时大。同时,卸车时需要将手推车翻倒需要较大力气,给作业者造成受伤的威胁。
本发明的发明人数十年从事砖块搬运工作过程中一直思考,怎样用最少的力更容易的卸车,并且砖块卸车时能够保持装车时状态。终于完成本发明,突破性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专利KR10-2009-0059862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动作杠杆的运动区域在侧壁板的两侧,为了不干涉车轮,整个装置的宽度增加,降低了移动性。
现有的砖块搬运用手推车还存在以下问题:在砖块装车后,受砖块重力的影响砖块对底板结构施一向下的推力,进而底板结构对动作杆施一向下的拉力,如此易造成动作杠杆的翻转从而造成在卸车之前底板结构打开。
再者,现有的砖块搬运用手推车问题在于,手推车的动作杆及与动作杆相连接的部件在长时间使用后,由于反复负重会延展伸长,如此会造成在将动作杠杆拉上后底板结构仍无法合拢,由于没有调整张力的装置,需要重新进行焊接,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张力调节功能的砖块搬运用手推车,通过底板结构支撑整齐排成两列的砖块下部两侧,并且利用展开所述底板结构的展开装置可以将砖块整齐地卸车,解决砖块卸车时会损坏的问题,砖块卸车时可维持装车时的整体状态,提高了空间活用性和作业性。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张力调节功能的砖块搬运用手推车,可以靠近位于前方的建筑墙壁或障碍物卸下砖块,并且保证卸下的砖块与装车时的整齐状态相同,而且手推车的动作杠杆在后壁板的后方,提高了空间活用度,减小了车轮间距,提高了推车的移动性,作业时增加了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张力调节功能的砖块搬运用手推车,解决了现有的砖块搬运用手推车在砖块装车后,受砖块重力的影响砖块对底板结构施一向下的推力,进而底板结构对动作杆施一向下的拉力,如此易造成动作杠杆的翻转从而造成在卸车之前底板结构打开的问题。
而且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张力调节功能的砖块搬运用手推车,解决现有技术的砖块搬运用手推车的动作杆及与动作杆相连接的部件在长时间使用后,由于反复负重会延展伸长,如此会造成在将动作杠杆拉上后底板结构仍无法合拢,由于没有调整张力的装置,需要重新进行焊接,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具有张力调节功能的砖块搬运用手推车,包括车轮,还包括:
砖块容纳部,其由后壁板和两个侧壁板形成,且所述砖块容纳部的前部为开放状;
两个底板结构,用于关闭或开放除所述砖块容纳部底板中央的卸车空间外的两侧砖块支撑区域;
动作部,用于向两侧张开所述底板结构;
所述动作部包括:
一对旋转轴,其穿装于设于侧壁板下部外侧的支架中与支架转动连接,且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底板结构连接,所述旋转轴为所述底板结构的旋转中心轴,与所述底板结构一起旋转;
一对连接部件,具有外侧杆和内侧杆,所述外侧杆与所述底板结构或旋转轴中的至少一个连接;
动作杆,与后壁板相间隔,并且向下直立设置,所述动作杆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环与所述连接部的内侧杆连接,通过所述动作杆的上下运动旋转所述连接部件;
动作杠杆,设置在所述动作杆的上部,并与所述动作杆联动,所述动作杠杆的自由端设置有把手,连接端与固定在后壁板上的第一支撑部转动连接;
具有锁紧装置的锁紧部,当动作杠杆抬起所述第一动作杆时,所述锁紧装置锁紧所述第二动作杆。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动作杠杆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把手之间,所述动作杆的上部与第二连接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环的上部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动作杆通过张力调节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环的下部连接,所述张力调节部包括螺旋部和安装在所述螺旋部上端的调节螺栓,通过调节调节螺栓可调节动作杆底端到第二连接环下部的距离。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锁紧部包括:
第三固定条,垂直固接在后壁板上,并向后方凸出;
锁紧装置,纵向设置并与第三固定条垂直结合,所述锁紧装置可沿所述第三固定条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长燮,未经李长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43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