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贴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23682.6 申请日: 2012-04-25
公开(公告)号: CN102671041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9
发明(设计)人: 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 王伟
主分类号: A61K36/8994 分类号: A61K36/8994;A61P17/10;A61K35/56;A61K35/64
代理公司: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余成俊
地址: 233000 安徽***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痤疮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贴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座疮是一种青春发育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患,好发于青年人颜面、胸、背等处,表现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继发性脓疱或结节,俗称“粉刺”、“痤疮”。

本病多因肺经血热熏蒸颜面,或过食辛辣厚味,脾胃积湿生热,湿热熏蒸面部,或素体湿盛,外蕴肌肤,或冲任血热上冲,复感风毒之邪,或脾虚湿停生痰,郁而化热,痰湿夹热凝滞肌肤而致。

皮疹好发于青年人的颜面、前胸、肩背等皮脂腺丰富部分,常伴有皮脂溢出。初期基本损害为针头大小圆锥形的毛囊性丘疹,丘疹顶端有黑色小点,即黑头粉刺,挤压时有黄白色带黑头的脂样栓塞物排出,可继发感染形成脓疱,溃后可形成疤痕,亦可发展成为结节囊肿,皮损一般散在分布。

发明内容

为了有效的治疗痤疮,减少患者的痛苦,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贴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配方合理,成本低,具有多种营养丰富的中草药,有效的排除人体内的毒素、增加血液循环,有效的治疗了痤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痤疮的中药贴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柴胡8-12、当归8-12、黄芪8-12、党参28-32、知母8-12、艾草8-12、紫珠叶8-12、炙麻黄5-7、石南叶13-18、炒薏苡仁13-18、乌梅5-10、蝉蜕3-8、防己8-12、甘马菜5-7、桑椹子13-18、虎杖13-18、牡蛎10-15、桑椹子3-8、甘草8-12、枇杷叶5-10、玉米芯28-32、五味子8-10、珍珠粉0.5-0.7、连翘13-18、小茴香8-12、桂枝8-12、炒黑豆8-12、车前子8-12、葛根13-18和田七叶0.8-1.2。

治疗痤疮的中药贴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柴胡10、当归10、黄芪10、党参30、知母10、艾草10、紫珠叶10、炙麻黄6、石南叶15、炒薏苡仁15、乌梅8、蝉蜕5、防己10、甘马菜6、桑椹子15、虎杖15、牡蛎12、桑椹子5、甘草10、枇杷叶8、玉米芯30、五味子9、珍珠粉0.6、连翘15、小茴香10、桂枝10、炒黑豆10、车前子10、葛根15和田七叶1。

治疗痤疮的中药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研磨粉碎,加水混合均匀,制成粘稠膏,即可涂于面部。每天1-2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配方合理,成本低,具有多种营养丰富的中草药,有效的排除人体内的毒素、增加血液循环,有效的治疗了痤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痤疮的中药贴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柴胡10、当归10、黄芪10、党参30、知母10、艾草10、紫珠叶10、炙麻黄6、石南叶15、炒薏苡仁15、乌梅8、蝉蜕5、防己10、甘马菜6、桑椹子15、虎杖15、牡蛎12、桑椹子5、甘草10、枇杷叶8、玉米芯30、五味子9、珍珠粉0.6、连翘15、小茴香10、桂枝10、炒黑豆10、车前子10、葛根15和田七叶1。

治疗痤疮的中药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研磨粉碎,加水混合均匀,制成粘稠膏,即可涂于面部。

病例1:罗某,男,23岁;

2011年3月25日:口唇鼻周痤疮时发1年余,患者近1年余口唇鼻周痤疮时发,无痒痛,口周、前额皮肤色黄,唇干,喜凉食,尿赤,大便调,平素心烦急躁,经使用本发明的药物半月,痤疮症状减少,继续使用1-2个月,痤疮症状完全消失。

病案2:王某,女,27岁;

2009年11月14日初诊:面部痤疮半年,面色暗,经前痤疮明显,急躁易怒,大便干,每日1次,月经提前,经量少,色暗,无血块,神疲乏力,经使用本发明的药物1个月,痤疮症状减少,继续使用2-3个月,痤疮症状完全消失。

病案3:卫某,女,25岁;

2010年5月17日初诊:面部痤疮半年,面色暗,经前痤疮明显,急躁易怒,大便干,每日2次,月经提前,经量少,色暗,无血块,神疲乏力,舌暗红,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经使用本发明的药物1-2个月,痤疮症状减少,继续使用2-3个月,痤疮症状完全消失。

病案4:苏某,男,29岁;

2006年11月25日初诊:面部痤疮半年,面色暗,经前痤疮明显,急躁易怒,大便干,每日1-2次,色暗,无血块,神疲乏力,舌暗红,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经使用本发明的药物1个半月,痤疮症状减少,继续使用1-2个月,痤疮症状完全消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伟,未经王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36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