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蛋白粘胶长丝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3615.4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4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廖周荣;贾卫平;黄金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宜宾惠美纤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8/02 | 分类号: | D01F8/02;D01D1/02;D01D5/06;D01D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方强 |
地址: | 644002 四川省宜***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蛋白 粘胶 长丝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工业材料的制造方法,具体来说是一种利用玉米蛋白纺丝液与纤维素磺酸酯溶液进行静态混合和纺前注射,从而实现纺丝的一种玉米蛋白粘胶长丝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蛋白现阶段主要用于食品添加剂、化妆品添加剂以及与再生纤维素纤维、合成纤维共同进行共聚反应,然后经过纺丝得到一种新的纺织用材料。玉米蛋白纤维以粘胶为基体,保留了粘胶纤维的特性,同时其中含有大量的玉米蛋白,各种性能良好,可根据用户需要调整纤维的纤度和长度,各项物理指标与普通粘胶纤维相似,具有良好的纺织性能。
玉米蛋白用于纺织新材料开发现阶段主要集中在与再生纤维素纤维、合成纤维进行共聚方面,而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合纺丝公开的专利文件有专利号为:200810016913.7,申请日为2008-6-17,名称为“合成玉米蛋白质纤维”的发明专利,其技术方案主要为:一种合成玉米蛋白质纤维的生产方法,合成玉米蛋白质纤维是以醇溶性玉米蛋白为主要材料,加入辅助材料、助剂,通过高速混合,捏和机捏和,双螺杆挤出机中造粒,用融体法生产方法,生产出一种合成玉米蛋白质纤维新材料。上述专利提供了一种玉米蛋白与甲壳素、PCL等混合后进行融体法纺丝的技术方案,主要采用的是融体法纺丝,即是在固态下进行高温熔融进行纺丝,所以该专利方法不适用于玉米蛋白与粘胶的共混纺丝。并且该专利所采用的原料有PCL,PCL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生产而来,需要耗费石油资源,生产的最终产品很难自由降解,造成环境污染。
又如专利号为200710168520.3,申请日为2007-11-29,名称为“一种玉米蛋白/纤维素混合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发明专利,其技术方案主要为:一种玉米蛋白/纤维素混合溶液,将玉米蛋白分散于含6-8wt% NaOH和10-14wt%尿素的组合水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0.5-5wt%玉米蛋白溶液,然后将制得的玉米蛋白溶液预冷到-12~-13℃,加入纤维素,搅拌均匀即得到透明的玉米蛋白/纤维素混合溶液;其中按重量比,玉米蛋白与纤维素的比例为:0.5∶9.5-5∶5,玉米蛋白和纤维素占混合溶液的4-8wt%,其余为NaOH/尿素的组合水溶液。或者用预冷到-12~13℃的含有NaOH、尿素和玉米蛋白的混合水溶液直接溶解纤维素得到玉米蛋白/纤维素混合溶液。所得的混合溶液经流延成膜等方法,可制得玉米蛋白/纤维素膜、纤维等复合材料。虽然上述专利文件能够实现玉米蛋白与粘胶的共混纺丝,但是该发明需要将玉米蛋白、NaOH、尿素的水溶液冷却到-12℃~-13℃,然后再以制得的玉米蛋白液溶解纤维素,该发明在实际的生产中涉及到的组分和温度条件较多,不方便控制,且在低温下不容易操作。具体来说,需要将玉米蛋白、NaOH、尿素的水溶液从室温状态冷却到-12℃~-13℃,需要耗费大量能源,同时该发明是直接将纤维素溶解在玉米蛋白、NaOH、尿素的水溶液中,需要先将玉米蛋白、NaOH、尿素的水溶液制备好后再溶解纤维素,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
再如专利号为200610127343.X,申请日为2006-9-15,名称为“一种玉米蛋白质纤维及其生产方法”的发明专利,其技术方案为:以提取过玉米淀粉的渣液作为原料,提取纯化玉米蛋白,使之溶于稀碱中。加入乙二醛等多种活性剂与聚乙稀醇共混。在一定的温度、浓度、压力和一定量的多种活性剂的作用下,配制成一定浓度的纺丝源液,用湿法工艺纺丝出玉米白质纤维,进行真空脱泡喷丝。上述专利提供了一种玉米蛋白与聚乙烯醇的共混纺丝发明,需要采用乙二醛,乙二醛本身易燃,有毒,具刺激性;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有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人体产生伤害;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可引起皮炎;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不利用大规模的生产使用,并且该专利需要将玉米蛋白、聚乙烯醇在55℃-105℃的条件下进行共混反应,而粘胶在如此高温下是不能够存在的,所以该发明也不适用于玉米蛋白与粘胶的共混纺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宜宾惠美纤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宜宾惠美纤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36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