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植物细菌病害的杀菌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9706.0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4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国彬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A01N43/824;A01P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36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植物 细菌 病害 杀菌剂 | ||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植物细菌病害的杀菌剂。
(二) 背景技术
随着种植制度的改变,农作物细菌性病害越来越重,如黄瓜细菌性叶枯病、缘枯病,西葫芦软腐病,番茄溃疡病、青枯病、细菌性斑疹病,辣椒细菌性斑点病,西瓜细菌性角斑病等都是蔬菜上常发生的细菌性病害;病害严重时可造成大幅减产甚至毁棚,对蔬菜生产威胁极大。
在农业生产上,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的药剂使用最多的是各种抗生素类的药物,如农用链霉素、春雷霉素等,其它品种较少。由于使用农用抗生素类药剂的使用和在农产品中检出,大大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化学合成的杀菌剂对生产原料、设备、工艺的依存度大,产品价格高,且存在生产污染问题。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配制简单、功效显著的防治植物细菌病害的杀菌剂。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治植物细菌病害的杀菌剂,其特征为,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制成:叶枯唑5~30%、甲醇5~30%、二甲基甲酰胺5~2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30%、乳化剂5~20%、钼酸铵0.1~2%。
其优选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叶枯唑20%、甲醇20%、二甲基甲酰胺19%、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0%、乳化剂20%、钼酸铵1%。
本发明以叶枯唑为功能成分,针对现有叶枯唑试剂呈粉末或悬浮液状态,不易吸收作用的特点,添加助剂使其呈均匀的液态;叶枯唑属于低毒性、高效、安全内吸性杀菌剂,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主要用于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持效期长,药效稳定,对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柑橘溃疡病等防治效果良好,且具有良好的抗雨水冲刷性能。
而本发明中甲醇、二甲基甲酰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乳化剂和钼酸铵则作为助剂使用,甲醇和二甲基甲酰胺用作溶剂,与叶枯唑互溶,增加产品的均匀度;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乳化剂在用作溶剂的同时,对整体溶液其分散作用,保证溶液的混合均匀性;钼酸铵的设置则用于在对植物杀菌后补充微量元素,促进植物的愈合速度。
所述乳化剂为直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异辛醇溶液。用作农药乳化剂,作为亲油性表面活性剂组分与非离子型亲水性表面活性剂调配成农药乳剂,适用于各类农药。
本发明产品主要用于防治由细菌引起的病害,如黄瓜细菌性叶枯病、缘枯病,西葫芦软腐病,番茄溃疡病、青枯病、细菌性斑疹病,辣椒细菌性斑点病,西瓜细菌性角斑病等。
本发明的产品通过兑水稀释后喷施或淋根使用,在病害的预防期,每10~25ml原料配15kg水稀释,杀菌治疗期,每20~40ml原料配15kg水稀释。
本发明配制简单,整体稳定性好,功效性强,生产成本低,安全可靠,无副作用,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叶枯唑10g、甲醇20g、二甲基甲酰胺25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4.9g、乳化剂20g、钼酸铵0.1g,使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后,兑水稀释,稀释浓度为10ml原料兑15kg水,对作物喷施,实现植物细菌性病害的防治。
实施例2:
取叶枯唑20g、甲醇20g、二甲基甲酰胺19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0g、乳化剂20g、钼酸铵1g,使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后,兑水稀释,稀释浓度为30g原料兑15kg水,对患轻到细菌侵染作物喷施,实现疾病的防治。
实施例3:
取叶枯唑30g、甲醇30g、二甲基甲酰胺10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3g、乳化剂15g、钼酸铵2g,使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后,兑水稀释,稀释浓度为40ml原料兑15kg水,对患重度细菌侵染作物喷施,实现疾病的防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国彬,未经赵国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97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对盒设备及对盒方法
- 下一篇:车载电网和用于运行车载电网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