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拾取器装置和光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9224.5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0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山崎和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视听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7/126 | 分类号: | G11B7/126;G11B7/09;G11B7/13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拾取 装置 光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拾取器装置和光盘装置,适合于对具有多个记录层且引导层和记录层分离的引导层分离型的光盘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实现光盘的进一步大容量化,研究开发了将多个记录信息的记录层叠层在1张光盘中的多层光盘。而在多层光盘中,也提出了在各记录层之外设置记录了伺服信号的层(引导层),使用引导层来进行各记录层的伺服控制的方式(引导层分离型方式)。在种引导层分离型的光盘中,在光盘倾斜的情况下,引导层的引导轨道与记录层的记录标记(坑)的相对位置关系会产生偏差。其结果,在跟随引导轨道进行了记录之后再进行追加记录的情况下,例如当将光盘装入驱动器时光盘的倾斜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出现在已记录轨道上再次追加记录而破坏已记录的信息的问题。
对于该问题,专利文献1中,为了实现“不破坏已记录的信息而适当地追加记录”,记载了这样的内容,即“检测记录层中接着已记录的区域之后的追加开始位置,在追加记录开始时使伺服用的第一激光光束的照射光斑移动到与在未记录区域一侧远离追加开始位置的位置相对的引导轨道上的位置,从而使记录或再现用的第二激光光束照射在记录层上的照射光斑进行追踪移动,从该移动后的第二激光光束的照射光斑位置起开始进行对记录层的追加记录”。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400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根据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对于引导层的引导轨道,通过使伺服信号检测用光束的光斑移动到未记录位置,来使记录用的光束的光斑位置追踪移动,避免对相同位置的记录。该追加记录方法,通过避免相同位置上的追加记录来避免破坏已记录信息,但反过来,却不能够对与已记录的区域(记录坑)相同的位置进行反复扫描。因此,对于可擦写的光盘不能进行已记录信息的擦除动作和改写动作,不能够应用于可擦写光盘,这成为问题。并且,在追加记录的情况下,会在重新开始记录的时刻与已记录区域之间产生不连续部(未记录的区域)。因此,光盘记录容量的损失和跟踪控制中的妨碍也成为问题。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拾取器装置和光盘装置,即使引导层分离型的光盘的倾斜发生变化,也能够稳定地进行追加记录、擦除动作和改写动作。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的发明而实现。举其一例,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光盘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记录或再现的光拾取器装置,该光盘中记录信息的记录层和能够生成伺服信号的引导层是分离的,该光拾取器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出射用于对上述记录层进行记录或再现的第一光束的第一半导体激光器;出射用于对上述引导层进行伺服信号检测的第二光束的第二半导体激光器;使上述第一光束和上述第二光束向上述光盘的记录层照射的物镜;接收从上述光盘反射的上述第一光束的第一光检测器;接收从上述光盘反射的上述第二光束的第二光检测器;和改变从上述物镜向上述光盘入射的上述第一、第二光束中至少一个光束的光轴方向的光轴角度可变元件。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装置,搭载有上述光拾取器装置,对光盘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该光盘中记录信息的记录层和记录伺服信号的引导层是分离的,该光盘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对上述第一、第二半导体激光器供给驱动电流的激光器发光驱动电路;通过该激光器发光驱动电路供给对上述光盘的记录层进行记录的信息信号的信息信号记录电路;根据由上述第一光检测器检测到的信号,再现上述光盘的记录层中记录的信息信号的信息信号再现电路;根据由上述第一、第二光检测器检测到的上述光盘的记录层和引导层的信号,生成聚焦控制用和跟踪控制用的伺服信号的伺服信号生成电路;和调整上述光轴角度可变元件的光轴角度的光轴角度可变元件驱动电路,其中,该光轴角度可变元件驱动电路,在基于由上述第二光检测器检测的来自引导层的信号进行跟踪控制的状态下,调整上述光轴角度可变元件的光轴角度,以使由上述第一光检测器检测到的来自记录层的跟踪误差信号大致为零。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光拾取器装置和光盘装置,即使引导层分离型的光盘的倾斜发生变化,也能够稳定地进行追加记录、擦除动作和改写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光拾取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搭载了光拾取器装置的光盘装置的概要结构图。
图3是表示光轴角度可变元件的光轴角度的优化调整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光盘倾斜角度(或光轴角度)与跟踪误差信号的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光盘装置中的记录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光盘装置中的擦除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光拾取器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视听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日立视听媒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92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