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型水泥助磨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8396.0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3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恩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贝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12 | 分类号: | C04B24/12;C04B103/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型 水泥 助磨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助磨剂,主要涉及一种复合型水泥助磨剂,应用于水泥生产助磨领域。
背景技术
复合型水泥助磨剂不仅对水泥生产过程中的优质、节能、高产、改善产品性能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而且掺入这种助磨剂的水泥产品,除符合国家标准中对水泥质量的各项品质指标要求外,还与混凝土外加剂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有利于改善水泥的使用性能,尤其可提高水泥混凝土制品的耐久性和耐腐蚀性,其体积更稳定、水化热更低、施工性能更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复合型水泥助磨剂,它采用长分子链复合材料,经过物理和化学的作用,增加物料的流动性,改善水泥磨磨内的粉磨环境,最大限度地增加粉磨效率;产品中的有效成分能成功地解决静电吸附问题,使水泥颗粒间的静电凝聚力得到屏蔽。较好地降低了水泥颗粒的表面张力,有效地克服了粘球、糊磨现象;产品中化学成份除助磨作用外,它本身特定的化学物质与水泥中的铝、硅、钙等发生化学反应。产性优化水泥构成的新物质,使水泥的水化过程更充分,更完全,从而达到提高水泥强度,改善水泥性能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复合型水泥助磨剂,由如下重量配比组成:
醇胺类活化剂15%、长分子链复合材料1.8%、工业盐15%、棉纱糖8%、水60%、防腐剂0.2%,所述的醇胺类活化剂的醇胺含量在85%以上,
一种复合型水泥助磨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首先:取一洁净的搅拌缸,加入清水60%,搅拌状态下加入长分子链复合材1.8%,料搅拌5分钟后再加入工业用盐15%和棉纱糖8%,充分搅拌均匀;
其次:搅拌均匀后加入醇胺类活化剂15%,充分搅拌均匀后加入防腐剂0.2%,以上物料充分搅拌均匀并检测合格后制成复合型水泥助磨剂,
再次:进行包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和有益效果:
1)提高磨机粉磨效率,降低粉磨电能消耗降低水泥“包球”和“糊磨”现象,提高粉体流动性减少由于静电产生的“再凝聚”,现象,提高粉磨机选粉效率;
2)提高水泥的密实性,降低散装运输成本减少水泥库内的“结库”“挂壁”现象;
3)提高水泥早期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说明:
现以生产1000公斤复合型水泥助磨剂为例:取一洁净的搅拌缸,加入600公斤清水,搅拌状态下加入18公斤长分子链复合材料,搅拌5分钟后再加入150公斤工业用盐和80公斤棉纱糖,充分搅拌均匀后加入150公斤醇胺类活化剂,充分搅拌均匀后加入2公斤防腐剂,以上物料充分搅拌均匀并检测合格后制成1000公斤复合型助磨剂。
用途
该品特别推荐用于下列材料的粉磨
1、普通水泥(尤其是矿渣和粉煤灰作为复合材);
2、复合水泥。
性能
该品是十分有效的表面活性剂,具有以下主要性能:
使水泥表面呈电中性;
可使水泥的微裂缝保持张开,分散成单体颗粒。
该品在粉磨过程中的作用:
“楔子作用”使水泥的微裂缝保持张开,加快粒径减小速度;
提高磨机粉磨效率,降低粉磨电能消耗;
降低水泥“包球”和“糊磨”现象,提高粉体流动性;
减少由于静电产生的“再凝聚”,现象,提高粉磨机选粉效率;
优化水泥颗粒级配,改善水泥施工性能。
该品对水泥成品的改善作用:
提高水泥的密实性,降低散装运输成本;
减少水泥库内的“结库”“挂壁”现象;
水泥从仓内向外排放更加方便;
优化水泥颗粒分布,减少“过粉磨”颗粒的数量;
提高水泥早期强度。
外观颜色:
澄清棕色液体。
包装:
200公斤,1000公斤。
保质期:
保持出厂原包装,环境温度在5-35度之间不开封至少可保质12个月。
化学成分及理化参数:
PH值:8-10;
成分:醇胺类;
密度1.15-1.25kg/L。
参量:
建议参量0.6-1.0kg/每吨水泥(水泥重量=熟料+混合材料)。
安全注意事项:
避免直接与眼睛和皮肤接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贝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贝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83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附加制动器棘轮棘爪啮合度的检测工装
- 下一篇:流量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