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流向流速测量探针及其测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6943.1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6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白亚磊;李鹏;钟伟;谈志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P5/02 | 分类号: | G01P5/02;G01P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向 流速 测量 探针 及其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流动测量领域,特指一种全流向流速测量方法,其可以解决特殊复杂场合的流体测量问题。
背景技术
流动测量是流体力学的重要方向,而复杂流场的速度和方向测量,更是流动测量中的难点,目前常用的流速测量设备有皮托管、五孔探针、七孔探针、激光多普勒测量仪、粒子图像测速仪等。皮托管结构简单,但进行测量时,皮托管要求来流与其轴线夹角不超过5度,否则测量误差很大。五孔、七孔探针可以实现较复杂流场的测量,但能力有限,比如五孔探针只能测量与其轴线夹角在-30°-30°的流动情况,而七孔探针也只是把这个范围扩大到-70°-70°,很多复杂流场依旧无法测量。激光多普勒和粒子图像测速则价格昂贵,且标定复杂容易出错,往往出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现象。其可信度标定反而还需要用测速探针来完成。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和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流向流速测量方法,可以实现大流动角的流速测量,测量流向范围可以达到与测量探针轴线夹角-180°-180°的全角度测量。
一种全流向流速测量探针,其特征在于:由球形头部(1)、导压套管(2)和8根导压管(3)组成,其中球形头部(1)均匀分布8个取压孔(4),上述取压孔(4)位于球形头部(1)的内接正方体的8个顶点处,上述导压管(3)分别穿过导压套管(2)伸入球形头部(1)与取压孔(4)相连。
一种全流向流速测量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步骤一、从前后左右上下正方向看向测压孔,则六方向同为平均分布的四个测压孔,依据前后左右上下六方向,把流动区域分为六个区,分别为Ⅰ、Ⅱ、Ⅲ、Ⅳ、Ⅴ、Ⅵ区;
步骤二、在已知来流角度和速度情况下,使来流流过球形流速探针,产生钝体绕流,标定出角度系数、静压系数、动压系数,具体步骤如下:
(2-1)、测量钝体八个测压孔的压力;
(2-2)、求出六个区的表观总压PⅠ、PⅡ、PⅢ、PⅣ、PⅤ、PⅥ;表观总压等于每个区四个测压孔的静压的平均值;
(2-3)、比较所求的六个区的表观总压大小,利用来流分布区表观总压最大这一规则,判断来流分布在哪个区;
(2-4)、对于来流所分布的区进行下列计算:
(2-4-1)、取该区的任一测压孔标定为第一测压孔,按顺时针或逆时针依次标定其他三个测压孔为第二测压孔、第三测压孔、第四测压孔;上述测压孔的压力分别为P1、P2、P3、P4;将第一测压孔和第三测压孔所在方向定义为俯仰方向,第二测压孔和第四测压孔所在方向定义为侧滑方向;
(2-4-2)、求解该区的俯仰角α角的角度系数Kα、侧滑角β角的角度系数Kβ,以及各有关的动压系数Kq、总压系数Ko和静压系数Ks,所涉及的公式如下:
其中q为动压,Pm为四个取压孔压力最大值;
其中Po为总压,Pm为四个取压孔压力最大值;
其中Ps为静压,Pm为四个取压孔压力最大值;
其中ρ为流体密度,v为流体速度;
(2-4-3)改变俯仰角和侧滑角,校准出该区系数曲线,包括:Kα-α曲线、Kβ-β曲线、Kq-α曲线、Ko-α曲线和Ks-α曲线;
步骤三、校准出六个区的系数曲线;
步骤四、实际测量过程如下如下:
使来流流过球形流速探针,产生钝体绕流;测量钝体八个测压孔的压力;求出六个区的表观总压,判断来流分布在哪个区;依据该区的四个取压孔,求出俯仰角角度系数、侧滑角角度系数、动压系数、总压系数和静压系数;再依据该区已经校准出的系数曲线,插值求出来流的大小、角度、静压和总压。
本发明与现有流速测量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与激光多普勒和粒子图像测速相比,其不需要较高的试验条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与五孔和七孔探针相比,流动测量范围扩大,常用测量可实现180度轴向角测量,且公式算法简单精确。
附图说明
图1 全流向流速测量探针剖视图;
图2全流向流速测量探针前视图;
图3全流向流速测量探针后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69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