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P型沸石分子筛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6691.2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9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坤;徐浪浪;吴海虹;蒋金刚;马晓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9/02 | 分类号: | C01B3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结构 型沸石 分子筛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沸石分子筛的合成,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P型沸石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微孔分子筛具有均匀的孔道结构、适宜的酸性以及良好的水热稳定性,在化工、石油化工、气体分离、洗涤以及印染等行业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目前对于P型沸石分子筛的应用研究主要在洗涤行业,作为洗涤助剂,P型沸石具有比4A型沸石更加优良的钙镁离子交换性能。另外,由于具有较小的颗粒尺寸(通常小于1.0微米),离子交换的速度也更快,避免了洗涤过程中活性物质与金属离子的迅速结合,使得去污能力持久,且在使用过程中无需加入任何抗沉淀剂。因此,P型沸石被认为是理想的4A沸石替代产品。
沸石P型系列可以是立方构型,也可以是四方构型存在的合成沸石相,但不限于这些形式,沸石的结构和特征可见Donald W Breck的“沸石分子筛”。沸石P类具有以下典型的氧化物通式:M2/n·Al2O3·(1.8-5.00)SiO2·5H2O。当前P型沸石的合成主要通过水热合成策略来实现的。如中国专利CN102107884 A中报道了直接使用天然矿物高岭土作为硅源,通过补加硅或者铝就可以直接合成P型沸石。但是该合成策略需要较长的晶化时间,另外由于天然矿物中杂质存在,导致合成的最终产品纯度不高。最近,为了缩短晶化时间,中国专利CN101428815A报道利用微波法合成P型沸石的新方法,极大的缩短了晶化时间,合成了高质量的P型沸石,但是微波法不利于工业化,限制了其大规模生产。使用P型沸石作为成核的促进剂可以极大缩短晶化时间,并且提高产品的结晶度,为当前最为常用的合成策略(欧洲专利EP-A-565364和中国专利CN1321891C)。但是合成颗粒的尺寸通常大于1.0微米,不利于钙镁粒子的扩散和交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P型沸石分子筛的合成方法,以无机层状硅酸盐水硅钠石(Kanemite)或水羟硅钠石( Kenyaite)作为晶种,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晶化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P型沸石分子筛。该方法具有合成原料廉价易得、生产成本低、产量高、工艺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本发明所合成的P沸石具有均一的核壳结构、初级纳米晶粒尺寸和形貌可控、晶化时间短以及结晶度和纯度高等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P型沸石分子筛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将去离子水、氢氧化钠和铝源均匀混合,室温下磁力搅拌至清液,然后将硅源加入到该溶液中继续强磁力搅拌1~3小时;所用的物料摩尔比:SiO2∶Al2O3=1~10,Na2O∶SiO2 =0.18~0.5,H2O∶SiO2 =10~80;
(2)以无机层状前驱体作为晶种加入到上述混合溶液中,在室温下继续搅拌0.5~3小时,然后在80~130oC晶化反应0.5~3天;
(3)晶化结束后固体产物直接抽滤分离、水洗涤至接近中性,80oC下烘干24小时,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P型沸石分子筛;其中:
所述的无机层状前驱体为水硅钠石(Kanemite)或水羟硅钠石( Kenyaite),晶种的加入量为反应物原料混合物总重量的0.1~10 %;
所述的硅源选自白炭黑(发烟硅胶)、硅溶胶溶液、青岛硅胶、柱层析硅胶、粉末状的硅胶G或水玻璃中的一种;
所述的铝源选自硝酸铝、偏铝酸钠、氯化铝、硫酸铝、异丙醇铝、氢氧化铝或拟薄水铝石中的一种;
所述的在晶化前添加无机层状前驱体作为晶种,晶种加入量为原料混合物总重量(硅铝凝胶混合物总重量)的0.1~10 %,优选0.5~8.0 %;
按照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可以通过调节合成体系加入晶种的种类和量、碱度、水量、硅源和铝源、晶化温度和时间调节P沸石的核壳结构、硅铝比、粒径以及晶粒的形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66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