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线智能网络的生产资源拉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6606.2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6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凡;吴杰;唐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清科盛(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9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线智能 网络 生产 资源 拉动 系统 | ||
1.基于无线智能网络的生产资源拉动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呼叫终端,安装在生产线的对应工位上,通过按下呼叫终端上的按钮在工位上发送资源请求;
至少一个按钮扩展箱,与所述呼叫终端通过线缆连接,具有至少一个扩展按钮,用于扩展在工位上能够发送的资源请求的种类,当按下扩展按钮时,通过相连的呼叫终端发送扩展的资源请求;
至少一个路由器,与所述呼叫终端无线连接,接收来自呼叫终端的资源请求和来自按钮扩展箱的扩展资源请求;
至少一个协调器网关,与路由器无线连接,用于汇总经由路由器传递的资源请求,并用于建立和管理包括路由器和呼叫终端的无线智能网络;
至少一个上位机,与所述协调器网关连接,接收和处理协调器网关转发的资源请求,以根据资源请求拉动资源到达生产线上的对应工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资源拉动系统,其中所述协调器网关包括:
上位系统接口,用于与上位机连接;
网络创建模块,用于建立以IEEE802.15.4为基础的无线智能网络;
节点准入模块,与网络创建模块和路由器相连,接收来自路由器以及经由路由器从呼叫终端的发送无线网络加入请求,并且判断是否将其加入网络创建模块建立的无线智能网络;
信息接收模块,与路由器及上位系统接口相连,经由路由器接收来自呼叫终端的资源请求,并通过上位系统接口向上位机传递;
信息发送模块,与路由器及上位系统接口相连,当上位机接收资源请求完毕,通过信息发送模块将指示资源请求接收状态的反馈信息经由路由器发送到对应的呼叫终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资源拉动系统,其中,节点准入模块,对包括路由器和呼叫终端在内的网络节点,接收其发出的网络加入请求,判断网络加入请求中的网络ID号和通道号信息与已建立网络是否一致,如果一致,首先更新网络创建模块的路由表信息,然后将路由表信息通过信息发送模块更新至所述各网络节点,完成网络节点入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资源拉动系统,其中,网络节点包含信号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无线信号强度,如果无线信号强度低于阈值,网络节点离开网络,网络节点寻找信号强度高于阈值的路由器,通过该路由器发送无线网络加入请求到协调器网关的节点准入模块,最后完成重新入网。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资源拉动系统,其中,上位系统接口包含连接诊断模块,通过定期向上位机发送心跳信号诊断连接情况,如果诊断与上位机出现连接问题,通过信息发送模块发送诊断信息给包括路由器和呼叫终端在内的网络节点,网络节点发出连接出现问题的指示。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资源拉动系统,其中,上位机更新无线智能网络配置参数,通过协调器网关的上位系统接口发送给协调器网关,协调器网关通过信息发送模块以广播形式发送给网络节点,然后等待网络节点均收到更新配置参数后按照新的参数重新建立网络,等待网络节点重新加入,网络节点收到更新的参数后按照新的参数重启,连接重新建立的网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资源拉动系统,其中,协调器网关、路由器和呼叫终端各自包含FIFO通讯队列并采用握手机制,需发送的信息在FIFO通讯队列排队,同一时刻处理一个发送请求,通过握手机制获取接收端的发送成功反馈后,再处理下一个发送请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资源拉动系统,所述上位机通过以太网口、WIFI或者GPRS接口与协调器网关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资源拉动系统,所述路由器包含两套处理芯片,实现向下连接网络节点能力的扩展,并支持冗余和互相备份数据,路由器一个处理芯片失效后,另一个处理器能够接替继续工作。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资源拉动系统,其中,呼叫终端具有休眠与唤醒两种运行模式,可通过按钮触发或内部定时器将呼叫终端从休眠模式唤醒;呼叫终端包含设备扩展接口,通过接口总线,扩展出其他按钮及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清科盛(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清科盛(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66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