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接触式磁性颗粒检查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4999.3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5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R·W·伯格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82 | 分类号: | G01N27/8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强;谭祐祥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磁性 颗粒 检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文公开的主题涉及非破坏性测试系统的领域,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非接触式磁性颗粒检查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制造设施需要各种形式的测试,以确保成品(一个或多个)的质量。许多制造设施利用定期抽样来确保最终质量。但是,某些行业要求离开生产设施的各个部件都经受一个或多个质量保证测试。定期抽样方法常常采用破坏性测试技术来确保质量。也就是说,从生产线中随机选出一个或多个产品,并且使其经历各种测试。测试最终会导致损坏产品(一个或多个),但会提供用于控制总的产品质量的数据。要求测试各个成品的行业无法利用破坏性测试技术。这样的行业采用确保离开设施的各个产品满足某个质量标准的大范围的非破坏性测试技术。
要求测试所有产品的一个行业是涡轮机制造业。许多涡轮机构件都会经历产生恶劣的工作环境的强力和高温。使有缺陷的部件经历这种恶劣的环境会导致构件失效。涡轮机构件的失效会导致代价高的停机时间和昂贵的修理/更换。因此,在离开生产之前,诸如涡轮机轮叶的构件会经历许多最终测试。例如,由铁磁材料制成的各个涡轮机翼型件会经历磁性颗粒检查。在磁性颗粒检查测试中,将翼型件置于容器中,并且施加磁场。在施加磁场时,翼型件不断地被涂覆亚铁颗粒。颗粒可处于或者干的状态或者处于湿的悬浮状态。颗粒附连到磁漏区域,从而提供缺陷的直观指示。为了形成这个直观指示,缺陷必须中断通量线而形成漏泄场。因而,这种检查方法是依赖于定向的。分多个步骤进行测试,在步骤之间,将轮叶操纵到不同的定向。目前的测试系统要求人工地将轮叶重新定位成测试的各个步骤所需的各个新的定向,以及有时使感应电流直接进入加工完成的部件中所需的各个新的定向。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一种非接触式磁性颗粒检查设备包括测试物品支承和操纵系统,该测试物品支承和操纵系统具有沿着第一轴线延伸的第一轨道、沿着第一轴线延伸的第二轨道,以及沿着第二轴线延伸的第三轨道。第三轨道包括通过中间部分延伸到第二端的第一端。第一端安装到第一轨道上,而第二端安装到第二轨道上。安装夹具安装到第三轨道上。安装夹具包括测试物品安装系统和测试物品定向系统。测试物品定向系统构造成和设置成在磁场内选择性地操纵测试物品。
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一种在磁性颗粒测试设备中操纵测试物品的方法包括:将测试物品安装在布置在测试物品支承和操纵系统上的安装夹具上;启动联接到安装夹具上的测试物品定向系统,以相对于磁场发生器建立测试物品的期望定向;以及沿着测试物品支承和操纵系统移动安装夹具,以将测试物品定位在磁场发生器中。
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又一方面,一种非接触式磁性颗粒检查设备包括具有测试区的测试床,以及定位在测试区中的磁场发生器。测试物品支承和操纵系统支承在测试区中。测试物品支承和操纵系统包括在磁场发生器的第一侧旁边沿着第一轴线延伸的第一轨道、在磁场发生器的第二侧旁边沿着第一轴线延伸的第二轨道,以及沿着第二轴线延伸通过磁场发生器的第三轨道。第三轨道包括通过中间部分延伸到第二端的第一端。第一端安装到第一轨道上,而第二端安装到第二轨道上。安装夹具安装到第三轨道上。安装夹具包括测试物品安装系统和测试物品定向系统。测试物品定向系统构造成和设置成在磁场发生器内选择性地操纵测试物品。
根据结合附图得到的以下描述,这些和其它优点与特征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部件列表
2非接触式磁性颗粒检查设备
4测试床
9框架
11、12相对的第一和第二框架部件
13、14相对的第三和第四框架部件
18测试区
23内部通道
25磁场发生器
28多个导体
34测试物品支承和操纵系统
38第一轨道
39第二轨道
41、47、72第一端
42、48、73第二端
43、49、74中间部分
51第一支架
52第二支架
54、58第一安装部件
55第二安装部件
59第四安装部件
70第三轨道
79第三支架
90安装夹具
93测试物品安装系统
95测试物品定向系统
103支承表面
106、107、108、109多个槽口
110第一安装元件
111第二安装元件
114测试物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49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