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片式矩形波导带阻滤波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3886.1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7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203 | 分类号: | H01P1/203;H01P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片式 矩形波导 带阻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滤波器,尤其涉及一种矩形波导带阻滤波器,属于微波带阻滤波器领域。
背景技术
微波带阻滤波器是一种常用的微波频率器件,其用于抑制一定频段的信号传输,从而消除相应的干扰。该滤波器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雷达射频系统以及杂散测量系统。
传统的波导端口带阻滤波器往往需要设置波导传输线和多个外接波导谐振器,波导谐振器与波导传输线通过一定的耦合机制实现带阻。这种波导带阻滤波器一般结构比较复杂,加工和装配难度较大,精度要求高,体积和成本也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插片式矩形波导带阻滤波器,以简化结构并降低加工和装配难度。
该矩形波导带阻滤波器包括矩形波导传输线和介质基片,所述矩形波导传输线是由两个腔体对合构成,在任意一个腔体的对合处中部设有用于插入介质基片的槽,该槽的厚度与介质基片的厚度相同,介质基片由两个腔体对合压紧固定,在介质基片的任意一面上设有谐振器电路,谐振器电路与矩形波导传输线耦合产生阻带。
所述两个腔体通过螺钉和螺母对合固定;所述介质基片通过其两边的金属导带与相应腔体电气连接;所述谐振器电路是由若干个L型四分之一波长谐振器组成,任意两个相邻的L型四分之一波长谐振器之间的间距为四分之一导波波长。
技术效果:
1、谐振器设置于介质基片上,并放置于波导传输线的内部,从而无需使用外接的波导谐振器,简化了滤波器的结构,减小了体积,并降低了实现成本。
2、无需设置精确的耦合孔,加工难度小,装配和调试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仰视结构图。
图3为图1的侧视结构图。
图4为插入介质基片的腔体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HFSS仿真曲线图。
图1、图2、图4中的标号名称:1、腔体;2、矩形波导腔;3、介质基片;4、螺钉孔;5、金属导带;6、L型谐振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主视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矩形波导传输线和介质基片,所述介质基片采用PCB板,所述矩形波导传输线是由两个腔体对合构成,中间形成矩形波导腔,在任意一个腔体的对合处中部设有用于插入介质基片的槽,在图1中,该槽设置于右腔体的对合处,该槽的厚度与介质基片的厚度相同,插入的介质基片由两个腔体对合压紧固定,在介质基片的任意一面上设有谐振器电路,另一面无电路,谐振器电路与矩形波导传输线之间产生耦合,从而获得带阻响应。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两个腔体上均设有六个螺钉孔,两个腔体通过六对螺钉和螺母对合固定,介质基片的上下两边设有两条金属导带,在金属导带上设有若干个圆形金属过孔,用于实现金属导带与腔体插入槽的电气连接,即接地。介质基片上的谐振器电路是由若干个L型四分之一波长谐振器组成,即该谐振器的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长度总和约为四分之一波长,在图4中采用三个L型谐振器,各L型谐振器均与同一条金属导带连接,任意两个相邻的L型谐振器之间的间距为四分之一导波波长,通过调节L型谐振器垂直方向的长度即可调节各谐振器与矩形波导传输线的耦合强弱。
我们对本发明的一个包含三个谐振器的矩形波导带阻滤波器进行HFSS仿真,仿真曲线如图5所示,其阻带频率在9.5GHz左右,阻带带宽约1GHz,抑制35dB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38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新结构密封限位片的多层金属气缸垫
- 下一篇:给煤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