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正极极片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2718.0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8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史松君;孙化雨;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协鑫动力新材料(盐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91 | 分类号: | H01M4/1391;H01M4/1397;H01M4/131;H01M4/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李仪萍 |
地址: | 224007 江苏省盐城市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正极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正极极片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因其具有高的比能量和比功率、制造环境友好无污染、长寿命、免维护等优点,成为电动汽车储能动力源的首选。但是,安全问题是大型锂离子电池无法商业化的最大阻碍。许多爆裂、起火、爆炸等危险都是锂离子电池过充而引起的。目前,传统的方法是通过电池防爆安全阀、气体膨胀检测装置、电解液过充添加剂或外加专用的过充保护电路来防止过充,例如,在申请号为200820135951.X、200910303360.8等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各种不同的电池安全阀,来对电池进行有效保护;又例如,在例如,在申请号为201110192417.9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电池保护板,其能有效监测电池电芯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过充、过放情形,提高对电池电芯的保护;再例如,在申请号为200910067450.1、200910039035.5、200610130616.6等中国专利文献中,分别通过添加过充添加剂来提高电池的耐过充的性能。
然而,上述方法并不能很好的解决电池过充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以有效改善电池的防过充能力,延长电池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步骤:在用作集流体的衬底层的至少一表面形成含锂涂层后,再在含锂涂层表面形成磷酸铁锂活性物质涂层以制备出电池正极极片,其中,所述含锂涂层的材料包括镍钴锰酸锂、锰酸锂、及钴酸锂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池正极极片,其至少包括:衬底层;形成于所述衬底层的至少一表面的含锂涂层,其中,所述含锂涂层的材料包括镍钴锰酸锂、锰酸锂、及钴酸锂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形成在所述含锂涂层表面的磷酸铁锂活性物质涂层。
优选地,所述含锂涂层的厚度在10um以内。
优选地,所述磷酸铁锂活性物质涂层的厚度在10um-300um。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池正极极片及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电池的防过充能力,延长电池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电池正极极片示意图。
图2显示为现有锂离子电池充电曲线示意图。
图3显示为基于本发明的正极极片制备的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曲线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电池正极极片
11 衬底层
12 含锂涂层
13 磷酸铁锂活性物质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用作集流体的衬底层11的至少一表面形成含锂涂层12后,再在含锂涂层12表面形成磷酸铁锂活性物质涂层13以制备出电池正极极片;其中,所述含锂涂层的材料包括镍钴锰酸锂、锰酸锂、及钴酸锂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地,先在用作集流体的衬底层11的一表面或两表面涂一层以镍钴锰酸锂、锰酸锂、及钴酸锂中的至少一种为主、导电剂为辅所构成的混合浆料,烘干,以形成含锂涂层12;随后再在含锂涂层12上涂一层以磷酸铁锂材料为活性物质的混合浆料,烘干,以形成磷酸铁锂活性物质涂层13。
其中,所述导电剂的优选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乙炔黑、Super P(SP)、科琴黑、石墨导电剂、碳纳米管(CNT)、或气相生长碳纤维(VGCF)等。
其中,各混合浆料中溶剂的优选范围包括但不限于N-甲基吡咯烷酮(NMP)等,加入NMP的固溶比(%)的优选范围包括但不限于:50~200。
其中,所述衬底层11的材料包括能用作电池集流体的材料,优选地,包括但不限于铝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协鑫动力新材料(盐城)有限公司,未经协鑫动力新材料(盐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27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