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钙钛矿型结构铝酸盐基混合导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2401.7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7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向军;郭银涛;褚艳秋;周广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50 | 分类号: | C04B35/50;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钙钛矿型 结构 铝酸盐基 混合 导电 陶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钙钛矿型结构铝酸盐基混合导电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导电陶瓷材料具有通式Ln0.9Sr0.1Al1-xBxO3-δ,其中0.1≤x≤0.5,δ为氧非化学计量值,Ln为稀土金属元素Pr和Nd中的任一种,B为过渡金属元素Mn、Fe和Co中的任一种。
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型结构铝酸盐基混合导电陶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柠檬酸为络合剂,按通式Ln0.9Sr0.1Al1-xBxO3-δ中的各元素比例以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无机盐为主要原料,采用有机凝胶法先制备出单相陶瓷纳米粉体,然后经造粒、成型、排胶以及烧结过程制得所述的钙钛矿结构铝酸盐基混合导电陶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钙钛矿型结构铝酸盐基混合导电陶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式Ln0.9Sr0.1Al1-xBxO3-δ中的Ln由相应的稀土氧化物提供,使用时先用硝酸进行溶解,其它金属元素采用相应的无机盐为原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钙钛矿型结构铝酸盐基混合导电陶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盐为硝酸盐或乙酸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钙钛矿型结构铝酸盐基混合导电陶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溶液中柠檬酸的用量为总金属离子物质的量的1.2~2倍,并调节溶液的pH值为2~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钙钛矿型结构铝酸盐基混合导电陶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相陶瓷纳米粉体用聚乙烯醇进行造粒后在400Mpa压力下压制成圆片状坯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钙钛矿型结构铝酸盐基混合导电陶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排胶的温度为400~600 ℃,保温时间1~2 h;烧结的温度为1250~1500 ℃,保温时间5~10 h;排胶过程的升温速率为0.5 ℃/min,烧结过程的升降温速率均为1 ℃/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24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