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控电动六挡自动换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1306.5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雷雨龙;曾华兵;刘振杰;吕二华;文杰桃;刘洪波;李兴忠;付尧;孙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59/04 | 分类号: | F16H59/04;F16H61/32;F16H25/2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齐安全;胡景阳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自动 换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上的自动变速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上的电控电动六挡自动换挡系统。
背景技术
环境的污染和能源危机,使人们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和能源的有效合理利用,高效、节能与环保的电动汽车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其技术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升。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对自动换挡系统的需求与传统汽车有所不同。目前所使用的自动换挡系统多为电控—液动自动换挡系统和电控—气动自动换挡系统,电控气动自动换挡系统对于有气源的大型或重型车辆上有利用价值,但是在轿车上,因为对换挡品质要求较高,应用比较少,电控液动自动换挡系统虽然具有容量大、操作简便、易于实现安全保护、有一定吸震与吸收冲击的能力等优点,但是在利用高速开关阀控制的系统中,它的执行机构的工作性能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大,导致汽车换挡品质差,另外电控—液动系统结构复杂,难于制造,液动元件对加工的精度要求非常高,特别是高速电池阀的加工,一般厂家难以加工,因而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电控电动六挡自动换挡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电控电动六挡自动换挡系统是由平行轴式变速箱、1号传感器、驱动电机、换挡机构和电控单元组成。所述的换挡机构包括1挡与2挡换挡机构、3挡与4挡换挡机构和5挡与6挡换挡机构。
所述的1挡与2挡换挡机构包括3号滚珠丝杆轴、3号滚珠丝杠螺母、3号换挡电机、3号换挡方形支撑轴、4号传感器和1挡与2挡换挡拨叉。
3号换挡方形支撑轴插装在1挡与2挡换挡拨叉中部的方形通孔内,4号传感器输入轴的端部插入3号换挡方形支撑轴一端的扁形插槽内成固定连接,4号传感器输入轴的回转轴线与3号换挡方形支撑轴的回转轴线共线。3号换挡方形支撑轴的另一端通过3号滚针轴承固定在换挡机构壳体上成转动连接。3号滚珠丝杠螺母套装在3号滚珠丝杆轴上,3号滚珠丝杠螺母两侧的耳轴和1挡与2挡换挡拨叉下端的U形开口配装为接触连接,1挡与2挡换挡拨叉的上端和平行轴式变速箱中的1挡与2挡啮合套为接触连接,3号换挡电机的输出端插装在3号滚珠丝杆轴一端的方形插槽内为固定连接,3号滚珠丝杆轴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个 3号滚针轴承固定在换挡机构壳体上成转动连接。
所述的3挡与4挡换挡机构包括2号滚珠丝杆轴、2号滚珠丝杆螺母、2号换挡方形支撑轴、3号传感器、2号换挡电机和3挡与4挡换挡拨叉。
2号换挡方形支撑轴插装在3挡与4挡换挡拨叉中部的方形通孔内,3号传感器输入轴的端部插入2号换挡方形支撑轴一端的扁形插槽内成固定连接,3号传感器输入轴的回转轴线与2号换挡方形支撑轴的回转轴线共线。2号换挡方形支撑轴的另一端通过2号滚针轴承固定在换挡机构壳体上成转动连接。2号滚珠丝杆螺母套装在2号滚珠丝杆轴上,2号滚珠丝杆螺母两侧的耳轴和3挡与4挡换挡拨叉下端的U形开口配装为接触连接,3挡与4挡换挡拨叉的上端和平行轴式变速箱中的3挡与4挡啮合套为接触连接,2号换挡电机的输出端插装在2号滚珠丝杆轴一端的方形插槽内成固定连接,2号滚珠丝杆轴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个2号滚针轴承固定在换挡机构壳体上成转动连接。
所述的5挡与6挡换挡机构包括5挡与6挡换挡拨叉、2号传感器、1号换挡方形支撑轴、1号滚珠丝杆轴、1号滚珠丝杆螺母和1号换挡电机。
1号换挡方形支撑轴插装在5挡与6挡换挡拨叉中部的方形通孔内,2号传感器输入轴的端部插入1号换挡方形支撑轴一端的扁形插槽内成固定连接,2号传感器输入轴的回转轴线与1号换挡方形支撑轴的回转轴线共线。1号换挡方形支撑轴的另一端通过1号滚针轴承固定在安装在换挡机构壳体上成转动连接。1号滚珠丝杆螺母套装在1号滚珠丝杆轴上,1号滚珠丝杆螺母两侧的耳轴和5挡与6挡换挡拨叉下端的U形开口配装为接触连接,5挡与6挡换挡拨叉的上端和平行轴式变速箱中的5挡与6挡啮合套为接触连接,1号换挡电机的输出端插装在1号滚珠丝杆轴一端的方形插槽内成固定连接,1号滚珠丝杆轴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个1号滚针轴承固定在换挡机构壳体上成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13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